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事不对“地”的看待河南人

(2008-07-04 14:25:30)
标签:

文化

人与人之间

情感

随笔

杂谈

   对事不对”的看待河南人
 
    □文/白梅月下客
 
    刚去首页拜读博文,见到了王立群先生的文字——《凭什么老拿河南人说事》(新浪博客首页上的标题为《王立群:凭什么老拿河南人说事》)。此文读罢,心情复杂。去年在其他的网站上,自己也曾有博文《河南人到底怎么了?》登载,今天再读到关于这样话题的文字,说明一年来,对河南人的看法依旧算一个社会问题。既然是问题,就需要我们去解决。那么,应该从哪里去解决呢?个人认为:


    呼吁是一方面,治标却不治本。本是什么?是目前社会上“普遍”的看法。对河南人的歧视与恶感是从什么时间出的呢?始作俑者又是谁?这个话题可能几近无聊了,所以也便不再去追找。既然社会上有了看法,而且成了“普遍”,总要找出个原因吧?先说河南人不好的人,应当是本人或亲友曾受到过来自河南人伤害的人,不然,不会逢人便说的去贬低河南人?一传十,十传百,百而千,千而万,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声浪与趋势。“三人市虎”的悲剧便在当今的国度,再度重演了。


    真正对河南人有恶感的人有多少?这个问题应当一问。河南人中又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令人产生恶感?这个问题也值得一问。搞不清究竟有哪些人在诋毁河南人,弄不明白究竟有那些人在损毁河南人的形象,这个问题便不好解决了。因为无的放矢,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笔者在主张呼吁公众改善对河南人不好看法的同时,还是主张拿事实来说话


    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对“地”,应当是我们提倡的换言之,甭管哪里的人,违法乱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与道德上的谴责。甭管哪里的女士先生,丢了当地的人,都应该有起码的羞耻心。无论何人,家乡贫穷一点,落后一点,都不是你任意胡为而伤害与损毁你故乡形象的理由


    一地对一地的看法,一人对一人的看法,都需要时间。听说河南人如何如何,往往是没有与河南人打过交道的人初始的第一印象,试想,第一印象坏了,你再指望他去纠正,可不需要时间与具体打动他的事件来转化吗?!


    对河南人而言,无论在家乡也好,外出也罢,只要自己行的正走的端,便没有必要去在乎这些流言蜚语与冷嘲热讽,自己的业绩是最好与最强有力的宣言——我就是河南人,这些业绩的取得,就是我河南人更是国人的骄傲!到了那时,谣言自会不攻自破!


    非河南籍的国人,也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的周围,你当地人中有没有不法之徒?你当地以外河南之外的人士中,有没有刁钻之辈?将良心放正了以后再说话,总比跟着别人的思维瞎起哄要好的多


    笔者的观点:对事不对“地”、对事不对人的看待河南人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