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史记》历史文化杂谈 |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载,“齐湣王二十五年”,“孟尝君入秦”,秦昭王初欲“以孟尝君为秦相”,后听信他人之说,“囚孟尝君,谋欲杀之”。情急下,孟尝君使人狗盗鸡鸣一番后,“乃还”。“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孟尝君在薛”地之时,“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由此可见,其身虽矮而贤能甚高。此次赵人之一笑,竟至怒“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这位公子,脾气了得!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载,“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於魏”。魏王先“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后“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公子患之,数请魏王。。。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下,魏无忌采纳侯赢之计,窃符救赵。
“‘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载,“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於河外,走蒙骜。。。。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於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於魏王。。。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载,“齐王惑於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第十八》载,“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於是李园乃进其女弟,即幸於春申君”。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黄歇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见“李园女弟”后,初衷改变,其贤能形象由此变为好色之徒,为人不齿。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第十八》一卷继续载,“知其有身,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於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於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伏死士於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於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