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刘邦三不同
引文部分源自《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杨杰题记
□文/白梅月下客
对下、待上、处同级,常为我们了解一个人的不同三方面。透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可以得见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楚汉相争,项羽之所以败给刘邦,与其自身对待秦人、楚怀王以及各诸侯间的态度与做法,不无关系。
项羽刘邦一不同——对秦人
对秦王子婴,“诸将或言诛”时,刘邦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对秦宫,刘邦是欲进又止,最后“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而项羽,“杀秦降王子婴”并“屠烧咸阳秦宫室”,以至大“火三月不灭”。
对秦人,刘邦“召诸县父老豪桀”,约法三章,对秦吏,刘邦更是“悉除去秦法”后的“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并“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诸事,而项羽,“所过无不残破”,令“秦人大失望”。
一个是秦人“喜而服”“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另一个则是“秦人大失望”,“恐,不敢不服”,楚汉相争前的人心向背,初露端倪。
项羽刘邦二不同——待怀王
对楚怀王,项羽如此认为:“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行动上,更是“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等到“义帝”成了自己的绊脚石时则“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而刘邦,得知“义帝死故”后,“袒而大哭”并“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做戏完毕,即发使者告诸侯曰:“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项羽与刘邦,在礼遇楚怀王上,态度不同,因而在诸侯间的认同与归附度上,也便不同。
项羽刘邦三不同——与诸侯间的关系
灭秦之后,“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经项羽之手而立的王有: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燕王臧荼、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共13王。
经项羽之手徙而为王的有:代王歇(原赵王歇)、胶东王田市(原齐王田市)、辽东王韩广(原燕王)、西魏王豹(原魏王),共4王。
“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成为惟一个未立未徙依旧“都”原地的韩王。
这18王加上“自立为西楚霸王”的项羽,正好19路。
立王(“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之后,这些王们的结局又如何呢?我们往下看。
最早出事的是韩王成。“韩王成无军功,项王不使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侯,已又杀之”。
接下来的是燕王韩广。“臧荼之国,因逐韩广之辽东,广弗听,荼击杀广无终,并王其地”。
随后便是胶东王田市(原齐王)、齐王田都
、济北王田安。“田荣闻项羽徙齐王市胶东,而立齐将田都为齐王,乃大怒,不肯遣齐王之胶东,因以齐反,迎击田都。田都走楚。齐王市畏项王,乃亡之胶东就国。田荣怒,追击杀之即墨。荣因自立为齐王,而西杀击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
再接下来,是常山王张耳与代王歇(原赵王歇)。“陈馀悉发三县兵,与齐并力击常山,大破之。张耳走归汉。陈馀迎故赵王歇於代,反之赵。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
立王之后,诸侯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纷争,相互击杀,此时的刘邦,也未闲着。
汉二年“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后自杀。“汉王遂定雍地”。
“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这19路王中,田都第一个“走楚”,张耳第一个“归汉”。同时,有韩王成、燕王韩广、胶东王田市(原齐王)、济北王田安4王被杀,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3王投降,1王(雍王章邯)自杀,1王(殷王司马卬)被虏。
19路王中,或走或归或死或降或虏之后,拥有军事实力的仅剩8王。其中,代王歇(原赵王歇),仍回了赵地为王。
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外,其余的6王分别为:魏王豹、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代王歇(原赵王歇)、九江王黥布、燕王臧荼。
这6王与项羽刘邦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当项羽“北击齐。徵兵九江王布”时,“布称疾不往,使将将数千人行。项王由此怨布也”。
汉二年“六月,。。。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三年,魏王豹”为韩信“大破之”并虏。此后,汉王刘邦又“令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斩陈馀、赵王歇”。
这作为楚汉相争中间力量的6王,九江王黥布“归汉”,魏王豹被虏、赵王歇被斩,仅剩了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燕王臧荼3王。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中载,“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记载中的这些诸侯军又是哪些诸侯军呢?我们从下面的文字中不难得见。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赵王敖皆如故。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
最后剩下的以上三王,最终全部归附了刘邦。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项羽,其实最后是孤家寡人的在与自己所曾立过的王们交战。
兵多兵少不是楚汉相争胜负的关键,人心向背,才是刘邦与项羽间最大的不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