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朝早亡,源于始皇帝用人不当

(2008-04-08 17:57:01)
标签:

《史记》

始皇帝

二世皇帝

秦朝帝业

刀笔赵高

历史文化

休闲

杂谈

 

 秦朝早亡,源于始皇帝用人不当

 

 引文源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杨杰题记

 

 □文/白梅月下客

 

 嬴政,励精图治二十六年,用多人得当,终就帝业。

 始皇帝,错用一人——赵高,终至秦朝早亡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载:“政代立为秦王。。。之时,吕不韦为相。。。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年少的秦王,身边积聚了相当一部分精英级人物:“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畼、有诡。。。四年,拔畼、有诡。。。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秦出兵,五国兵罢”,当嫪毐“欲攻蕲年宫为乱”之时,“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尽得毐等”。可以说,正是秦王的“委国事大臣”,以及采纳当时仅为客卿的李斯建议,“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此后,“卒用其计谋”,选贤与能,才使秦朝帝业大成。

 如果说“嫪毐封为长信侯”是秦王时期嬴政用人上的一次重大失误,旋即借自身察之与用昌平、昌文两君得当而得以纠偏,那么,任用赵高为中车府令并掌管符玺,则是始皇帝嬴政所犯下的致命错误了。

 赵高之于秦,有百害而仅一刀笔之利(“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或许,正是赵高的这一特长蒙蔽了嬴政的“长目”,以至高得以“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然而,教归教,学归学,胡亥与赵高却并不全按狱律令行事。赵高之匿诏、篡诏、决事、逼宫,二世之“行诛大臣及诸公子”、“用法益刻深”、“常居禁中”希朝、骄恣以至“臣不敢言”,终致秦朝走向灭亡。

 秦之覆亡,因素固多,然,始皇帝识人不准,错用赵高,二世皇帝后“私幸之”,则是秦朝早亡的致命诱因。

 云烟过往,掩卷有思:用人,不可不察,察,不可不深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