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女而父杀子——楚平王
伍子胥的阴损一面——助臣弑君、促光僚间叔伯兄弟相残
□文/白梅月下客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载:“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於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於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又载:“伍胥。。。至於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於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於野。。。及平王卒,。。。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载:“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馀祭,次曰夷眜,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馀祭。馀祭死,传夷眜。夷眜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眜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適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读罢上述文字,对伍子胥产生了新一层的认识:
如果说费无忌进谗言于楚平王,使“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建是小人作为,那么,伍子胥明“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还“进专诸於公子光”,致使最终公子光“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自己也由
“退而。。。耕於野”
一变为“行人”“谋国事”,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作为呢?
费无忌进谗言,楚平王好色且偏听偏信,为一女子而上演父杀子的悲剧,令人不齿。
伍子胥为达到个人目的而助人臣弑其君、使野心原有的公子光刺杀其叔伯兄弟吴王僚,其先退后谋的阴损一面,同样也应引起读史者的注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