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五、重庆:“美专校街”由来

(2009-03-12 11:19:43)
标签:

文世昌

巴蜀轶事

文化

杂谈

二十五、重庆:“美专校街”由来

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城市的街道名称,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形胜、商业贸易等密切相连,可以说,每一条长街短巷,都有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都有着一段饶有情趣的龙门阵可摆呢!

重庆是山城,城内许多街巷,以地势、地形、方位等特征为命名的不少见,如大梁子、小梁山、小什字、七星岗、金沙冈、横街、行街…

重庆的寺庙多,清代旧巴县境内共有二百四十六座,仅县衙所在地的主城区内,寺庙及宗教场所就有四十六座。因而重庆城内,明显带有宗教色彩的街巷名,多达二三十个,诸如关庙街、长安寺街、龙王庙街、罗汉寺街、治平寺街、金马寺街、西来寺巷、若瑟堂巷…

重庆自古以来便是川东的政治中心,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小手工作坊火红,因而以此为特征命名的街巷亦不少,诸如都邮街、道门口、左营街、二府衙、守备街;天官府、蹇家桥、蒋家院、曹家巷;油市街、鱼市街、磁器街、米亭子、打铜街、打铁街、售珠市街…

美专校街不是以山城重庆的地利形胜以及商贸、官府、名人等特征命名的,而是以一所学校的校名作为街名因袭得名的。

1926年,重庆长寿人杨公庹,因感于家乡需要培养一批美术专门人才,筹集了一笔资金,在重庆张家花园创办了“西南美专”。

杨公庹是与徐悲鸿同赴巴黎,留法习画的同学,西南美专创办起来后,他自任校长。这以后,校址先由张家花园迁到城内的铁板街,继而又由铁板街迁至城外的上清寺。

西南美专设有高师科、普师科、西画系、音乐系等科系,全校师生约三百人。抗战时期,国画家张聿光、音乐家沙梅、刘淑芳等名家都曾在西南美专执教。那时的西南美专,可谓桃李芬芳,弦歌一堂,名师荟萃,人才济济。

陪都时的重庆,日机空袭频繁,为避报警,西南美专迁往巴县渔洞溪,其校址让给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到1950年西南美专停办,全部师生转入四川美术学院,在二十四年漫长中,西南美专为社会乡梓输送了大量美术音乐人才。

“西南美专”是校名,后因该校址处建街辟市,故取名“美专校街”。1940年市政拓宽路面,曾一度改街名为“中渝支路”。1949年恢复为“美专校街”,一直沿用至今。

美专校街,位于主城区西北部,北接上清寺,东连中山三路,长0.24公里,车行道宽10.3—19.8米,沥青路面。一头紧邻重庆广播电视大院及市检察院旧址,一头是牛角沱汽车站及区、县长途客运售票处。现已成为上清寺地区的主要干道之一。

回请看:“重庆:回望领事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