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克|为研究绿原提供一点个人资料线索

标签:
七月派大诗人翻译家编辑家沙克研究绿原 |
分类: 艺术批评 |
————————————————
.
[绿原写沙克]
.
1、绿原致沙克书简资料
1988年-2009年(数十通)
2、绿原评论:为沙克的诗写几句话
载1993年5月19日香港《大公报》
收入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绿原说诗》
收入2007年武汉出版社《绿原全集》评论卷
3、绿原致沙克书简两通
收入2007年武汉出版社《绿原全集》书简卷
4、绿原翻译沙克的诗:深刻的地方,你还要我什么?
2007年10月8日译,发布于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
.
[沙克写绿原]
.
1、近期心思与诗歌创作(1995年12月13日致绿原书简)
收入2008年中国文联出版社沙克文艺理论评论集《心脏结构与文学艺术》
2、童话的大海——致诗人绿原(诗)
刊于香港2003年总12期《诗网络》双月刊/2009、12、24《文学报》
3、清澈,混沌,峰顶,冰山一角的巨鲸——从绿原的诗《绝顶之旅》谈起(评论)
刊于2005年第6期《诗刊》
4、带阿忆拜望绿原(散文)
刊于2007年41期《中国诗人报》
5、混沌的想法:爬过北极——/读杰克·伦敦《渴望生存》和绿原《绝顶之旅》后作(诗)
刊于2007年第9期《诗歌月刊》
6、是对时间崇敬(散文)
刊于2008年第8期《短小说》增刊-散文家/收入2008年中国文联出版社沙克散文随笔集《美得像假的一样》
7、批评与自我批评:能不能不谈诗(评论)
刊于2008年第11期《天津文学》
8、绿原走了(散文)
发布于2009年9月29日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收入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绿原研究纪念集:歌浓如酒人淡如菊》
9、看啦,天堂鸟在飞(诗)
刊于2009年10月17日《文艺报》
10、立冬这天想着一个人(诗)
发布于2009年11月18日新浪博客-沙克诗歌艺术/刊于2018年第7期《延河》
11、重温大家性情(散文)
刊于2009年12月13日《新民晚报》
12、沾大家的光:绿原翻译我的一首诗(随笔)
发布于2010年9月16日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
13、这条意大利领带(散文)
刊于2010年11月18 日 《文学报》
14、关于研究绿原硕士论文的通信(评论)
刊于2010年总12期《黄河诗报》
15、掘开时间的隧道潜行到底——微论绿原短诗新编《向时间走去》(评论)
刊于台湾2014年春季号《创世纪》
16、悲事(散文)
收入2014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沙克散文随笔集《我的事》
17、水灾之幸(散文)
刊于2019年10月21日《文艺报》
18、红领巾与《国际歌》记(散文)
刊于2020年第3期《盐渎》文学内刊
……
.
[沙克论及述及绿原]
.
1、关于现代诗的泛思考(理论)
1993年天马图书版沙克诗集《大器》附论
2、生命之树常青
——感受台湾艺术评论家孙旗教授
刊于 1995年8月31日《淮海晚报》
3、我和我的诗小小地活着
收入2008年沙克文艺理论评论集《心脏结构与文学艺术》
4、黄金的怀念(散文)
刊于 2004年6月20日江苏《淮安日报》/2014年5月23日《光明日报》/收入2014年沙克散文随笔集《我的诗》
5、心空少云(随笔)
发布于2007年9月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
6、艺中之艺,美中之美(评论)
收入2008年沙克文艺理论评论集《心脏结构与文学艺术》/刊于2008年2018年秋季号《山东诗人》
7、 北京之旅(随笔)
发布于2008年1月25日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
8、给99位中国作家诗人类的断句(评论)
发布于2009年6月27日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网络多有转载
9、在北京,触碰胡风话题
发布于2011年10月1日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
10、 钥匙与命
发布于2013年11月19日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
11、 吉狄马加的光荣与梦想(随笔)
发布于2014年5月4日新浪博客-沙克不在场
12、寻找光明的眼睛(评论)
刊于台湾2016年冬季号《创世纪》诗刊
13、百年中国新诗概论(理论评论)
刊于2017年第4期《读书文摘》/ 2016年团结出版社《中国新归来诗人》(2007-2016十年诗典)前论
14、从文学现象上升到社会文化现象(评论)
刊于2017年第4期《江苏文艺研究与评论》
15、叶延滨人本文本论(评论)
刊于2017年第4期《草堂》/2017年第5期《中国诗歌》/2017年第6期《诗选刊》
16、论中国新诗发展的转承启合(理论)
刊于2018年第6期《宁夏大学学报》
……
[绿原简历]
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又名刘半九。湖北黄陂人。1944年肄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中国现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七月派大诗人,新中国报纸副刊的开拓者,资深翻译家,德语文学专家,编辑出版家。曾任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评委会主任。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42年19周岁时由胡风出版第一本诗集《童话》,以神童之名誉满中国诗坛。建国后主要从事报刊编辑、国际宣传、外国文学翻译及编辑出版等工作,精通英文、德文,兼修日、俄、法文。曾任职于《长江日报》(中共中南地区机关报)、中共中央宣传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1955年被打成“胡风骨干分子”,被毛泽东在《人民日报》点名批判,坐牢7年,遭迫害25年,1979年平反。因意识形态壁垒,在某种程度上他随七月派诗人作家受到一生的抑制或冷遇。(详见绿原回忆
绿原一生多磨难,人品文品越磨越亮。70多年来,在国内外出版数十部诗集、文集及译著,被誉为中国诗坛“常青树”,作品影响了从民国到当代的几代读者。译著《浮士德》1998年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彩虹奖。1998年成为亚洲荣获斯特鲁加诗歌节国际桂冠诗人“金环奖”第一人。2003年获国际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魂金奖”,成为当代中国名副其实的诗魂。他对歌德、黑格尔、莎士比亚、海德格尔、纪德、叔本华、海涅、里尔克、勃兰兑斯、凡尔哈伦、叶芝、茨威格、米沃什、金斯伯格、保罗·策兰的翻译与研究,为无数的学者和读者提供了世界经典。身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改革开放后的最初十年里他主持出版了大量的世界文学及理论名著,成为一统全国的热销读物。2007年武汉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绿原文集》,成为中国诗坛的镇宝巨制,201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绿原译文集》,成为中国译界和读书界的精深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