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李小雨: 一部触及当代灵魂的诗钞

标签:
中国南京沙克诗歌作品研讨会论文李小雨文化 |
分类: 海内外说沙克(1984-) |
触及当代灵魂,变思想为美和爱
《诗刊》执行主编 李小雨/(2011年5月)
后载2013年第6期《翠苑》http://s12/mw690/001qLXrNzy7ckoVK4A3eb&690一部触及当代灵魂的诗钞" TITLE="23/李小雨:
1991年初冬北京,沙克与李小雨在“当代诗人创作笔会”上
——————————————
江苏是个出诗人的地方,诗歌活动也比较多,中青年诗人形成梯队,创作力量丰厚,出现沙克这样坚持创作30年之久的诗人,与造就诗人的环境有关。诗歌氛围的和谐,诗人们的努力,文学组织的支持,使诗歌创作得以不断发展。沙克诗歌创作的成就,正是江苏诗歌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的良好形势的反映。
在当前这个应该说没有什么诗意的年代,还有人如此重视诗歌,如此执著写作,堪称难能可贵。对沙克诗集《有样东西飞得最高》的阅读,产生一份认知与感受,我认为这是一本表现当代生活的现代主义诗钞。诗人以作品观照现实,清醒地剖析现代,同时又生活在感情的个人化世界里。他的诗既表现现代人内心世界对外界的注视、批判和对抗,同时又表现自我的感情,奔放的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一种感情,将智性书写、感性形象与本体诉求融为一体。综观当代诗坛,沙克是能够把中国人的生活现状真实地很好地表现于诗歌中的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这从绿原、洛夫等诗歌大家早年对他的评价中也能得到证实。对于沙克的诗歌文本,可以从内容、情感、诗意和语言等几方面,来体味解读其中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首先说内容,沙克的创作内容特别广博。这么一部诗歌选本收入了近20年来的作品,什么样的内容都有,从中可以看出他前后时段的创作风格是不同的。我想诗集的作品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每一辑作品,按时间顺序编排——编者按),前期作品写雨雪、写黎明、写庄子,写春天浓厚的生活,那种纯净,那种意境,特别美,与后期作品对现实的介入融入,那种批判和冷静的反讽,是很不同的,可以看到一个诗人在这20年创作变化的过程。
从自然万物到心灵中的一颤,从历史风云到全球化的背景,都可以在他的诗中看到,体现他的关注面很开阔。他写《现实的雀子》、《春雨的重量》、《雪来得迟》,他写想象中的《一匹马》、《我和小狐狸坐到地上吃葡萄》,他写《感受智利地震》、《为9·11默祷》、《印度洋,海啸!海啸……》、《哭泣的伊拉克》,也写一些带有情绪化的东西。他不回避在诗中表现时代的问题和弱点。有些诗人说过这样的话,不屑于在诗中表现时代,认为时代是短暂的,生活是长久的,写作应该表现生活而不应该表现时代。这是把时代和生活割裂开来。沙克不但写这个时代,全力放在时代,写时代成为他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他有一大批短诗,都写到了时代的痕迹,比如写手机、写短信、写网络,写宝马、写别墅等等,这些绝对不是作为这个时代表面特征来写的,他把它们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他的思想当中,融入到他的诗歌理念当中去,成为有思想含量的诗句和立意,表现了一个诗人面对现实的透析感和责任感。他的许多诗给我印象比较深,比如他写《数字化生活》,最后一句写得是最好的,人的人性变少了。数字化生活是什么呢?
当今世界
人人不饿
养殖激素化
生活数字化
____________________
猪肉不香
鱼肉不鲜
羊肉不膻
糖不甜
盐不咸
醋不酸
____________________
狗不知家性三四成
狼没有野性五六成
人少了人性七八成
这首诗最后一句是最深刻的。我觉得在当今的世界里,对人少了人性的这种认识,真是触及了社会的灵魂,他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症结,证明一个诗人面对现实的态度,对现实的批判意识和他的责任立场。他的短诗里头,有很多非常自觉的有思想深度和力度的例句。
特别是他的长诗《死蝶》,我很欣赏。《死蝶》包含特别大的内容,对自然生命、精神生活、科学宇宙等等的追问和剖析,它是对文明的数字化的一种解构,很能说明他对复杂的世界发表意见的能力。沙克能用诗来表现最抽象的形而上的核心价值观的转变,在当今社会的转变,同时他又能够把这些最抽象的东西用完全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很难很难的。比如在《死蝶》里有这样的句子,“坐在蛋白质的皮囊上/喝一杯菊花茶清肺散热”,这一看就是诗,让你去回味,去琢磨。死蝶是什么呢?他有这样的描述,“剪翅的金,飞舞的锦缎,俯冲的黑/闪电眼,霹雳肩/蝶的翅膀一扑腾!万里风暴顿起/花蕾的标本滑向深渊”,没有概念化的、议论的东西,它是非常诗意化的,是一种意念的生动形象。其实在沙克的诗里,不仅仅有他感触到的形而上的东西,更多是具有诗意的美。他能够把思想变成一种美。我认为,这归于沙克来源于生活的、扎实的、沉甸甸的功力,是这么一种功力,写作的功力。沙克的很多诗,我们读起来觉得很耐读,这种耐读表现在,除了我们要不断地了解作者的意图以外,更多是感受到了他的那种美,那种热爱。
这是从他的作品内容及其价值理念上来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从情感上说,他的许多诗采用这样一种现代的表达手法,幽默、讽刺、反讽甚至是自嘲,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语意效果。比如他的诗《纠正几个毛病》:“起步走的时候,你用右脚/领导说,这样不谦虚,应该用左脚//用餐的时候,你第一口吃菜/家人说,这样不对头,应该先吃饭//……你浑身毛病/谁来得及纠正”,他用反讽的手法揭示人在当今的社会是如何的不适应,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漏洞,存在着许多的尴尬。我觉得,他在感情上的这种批判,很多时候是采用平静的旁观者的叙述角度,因此更深沉有力。比如《一本书的命》:“从前,一本书像一副手套/在粗糙的手上粘来粘去/发黄了,发毛了/卷曲了,绽线了,裂口了/磨去了一层又一层/还在眼睛里粘来粘去”,但是现在它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许多人家都有书房/一本书的许多内页/还没有被摩挲鼠标的指头碰到/一本书盖着锦绣封面,在书架上睡觉//它从工厂走进废纸堆/一页也不少”,最后这本书被卖掉了,要去化成纸浆了,还是一本书,那么华美的一本书。他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看这个世界当中的许多事件,他把很多荒诞的东西揭示出来,呈现现代社会对知识和文明的丢弃,让读者在纯客观的立场上感受到现代的荒诞。他描写的很多东西,都在揭示这种不和谐,把这些东西背后的实质暗示出来,表现他的思想情绪,体现他的批判力量。这种反讽的、跳跃的、叙述的、想象的表现方式,不同于后现代的冷和黑色幽默,后现代的很多东西都是展示那种冷调的所谓黑色幽默等等。
沙克的一些诗中还保持着早期(整个80年代)写作的痕迹,带有一些现代主义诗人的味道,冷中有热,有一份热切,有一份关切,里面包含了人文关怀和悲悯,读起来的确是很让人感动。他有不少这样的诗,他在《翻过21世纪扉页》中写到:“牺牲成为责任,向良心逼近/害怕也没有用/滚大了的雪球滚了过来”,实际上他在说,人在一步一步走向新的世纪的时候,需要牺牲和良心,整个的世界都需要牺牲和良心,他提到了这种最高档的东西,最高定位的标准,充满了清醒的甚至苦楚的人文关切。我把他这本书看成是,21世纪一个诗人整体的感情轨迹和思想轨迹。面对这个时代,诗人的宣言是什么呢?他是不妥协的,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说
“我准备了B型血液/不接受任何礼物”(《年底有灵感来访》),他说
“21世纪零年代消化不良,不愿进入冬眠”(《21世纪零年代不愿进入冬眠》),他还说
“闭上眼,忍受那点硌痛”(《沙粒进入了眼睛》),你说他闭上眼得过且过也好,你说他看透了一切也好,我却认为,他作为一个诗人,他用一系列的错位,包括时空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追求的迷茫和逃避的空虚,置身人群的孤独和躲进孤独的荒诞等等,表现一个诗人在21世纪破碎的、混乱的、尴尬的但是又在生长前进的一种生存状态。他有自己对社会责任感的有力发言。
我过去写过一首诗,内容是谈诗的,有这样的句子:“它映出了一个人热的心和冷的影子,它在生活中下陷,无助地抓住了语言”,如果把它送给沙克的话,我觉得挺形象的。沙克的诗,既是个人的,也是所有人的,它赋予思索、感情以美,以诗意的形态。这说明什么呢?当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方向性的多元化的转变的时候,诗人的迷茫、反抗,就是深刻的话语。诗人替人们首先感受到原有价值观的破碎和迷失,这是诗人的功能和职责,而这种诗意性格的纯粹,正好体现了诗人的价值,就是他的独特性和鲜活性,写没人写过的,写不与别人重复的东西,就显得格外的珍贵。
以上说的是沙克诗歌在情感态度及表达手法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克具有在普通生活中发现诗意的能力。如今,诗意的消失是一种时代的病,使这个时代在某些程度上令人无法回味,无法呼吸,大量的信息不断地遮盖着现实,使人困顿麻木,不知道如何适应和选择。应该说,社会与生活的飞速发展,需要人们慢下来体味,需要心智和安宁。而在当前,注重智慧的诗是不多的,智慧和聪明不一样,有的诗写得非常聪明,它很滑,乍看会觉得这首诗有意思,但是经不住推敲。沙克的许多诗值得反复咀嚼,可以归结为智慧的诗,这取决于他的思想、学识、修养、社会责任感等等。他关注日常生活,平视而不是俯视这个社会,他在寻找大量信息背后的生存空间,代表了中青年写作者更为自由的、宽松的、直接的坚守。他是沉静的从容的,不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不是为了发表而写作,他淡化着、“模糊着”写作的具体的功利性的目的。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诗人坚守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既矛盾又兼容又分离,在矛盾与对峙中发现诗意,发现生活当中柔软的东西,沙克的诗里有不少是这样的描述。“一个水泡/承受不了压力/从水底上浮//……迅速变大/水泡里的巨大不安/阻止不住它膨胀”(《柔美的,细腻的,可爱的》),他还有这样的诗句,“京郊的雪在我手里空了/脚下一滩湿湿的云/泥沙的所有担当在里面”(《抓一把小雪在手里》),处处表现美和爱,表现诗意的本质。沙克能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正是诗人综合能力的特别重要的体现。
一首好诗不是告诉人们生活破碎的信息,而是展示这种破碎的过程,就像我说到的那首诗《一本书的命》,从头到尾没有人碰它就被送回造纸厂,展现一种现实或一个现象的破碎过程,把心和感情撕碎给人看,这才是重要的。这种不动声色的疼,展示现实人生和诗化生活之间是多么的不同。他的诗里为什么会出现那些奇诡的想象力呢,我觉得可以这么解释,现实人生和诗化生活有着巨大的距离和反差,他充满了白日梦,他用白日梦来想象,来填补,它只能是错位的、非规律的,然而这正是人的生存。
生存不是外在于你的生活条件和现象,而是暗中支配你的迫使你面对的东西,你是无法逃避的,就像卡夫卡的作品,说一个人在梦里变成甲虫,但这其实不是梦,恰恰是他生存的本身。所以,一个真正的诗人,无论他达到多高的境界,只能是立足于他的生存,对生存作探求,对社会秩序作探求,对我们自身作把握,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只有抓住它(马林鱼),抓住对现实的占有,才能获得对自己的成就。诗是深入到生命内部的路,不断展示内在的真实性,又不断用想象去超越,去写我们体验和感知的一切,由此发出召唤,让我们的生活更诗意一些,更美好一些。
这是我读沙克的诗以后,对于他诗意化能力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沙克的诗歌语言是自然流出的,朴素,直接,灵动。不少诗人、评论家都说到他诗中的陌生化,其实他在诗中做很多的试验,在断字、断句上出人意料的大胆,在意蕴的含敛与呈现上,制造一些距离和生涩,在想象力上更是出其不意,使得他的许多诗具有短促的、加速的、鲜明的效果。我们从下面所节选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这类别具一格的手法。
奇妙。不穿衣服的家伙,与人同在
做体内零件的润滑油,享受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做派,水性的光,波,粒
……
放牧这一群微生物,过正当日子
吃长寿面,追究血压上升的原因
决不做买卖,把迷信消化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感觉到沙克的一个特点,他的入诗角度常常是陌生化的,非常别致独特。像《无题》这首诗:“银色,黑色,眨动的眼/水波里的小鱼游向桥墩/灯光为手机断电的人打更”,一开始就这样写,让人不知所措,接着往下,它的新奇,它的有力,它的干净洗练,使得它速度加快,造成它的力量,它的冲击力,形成很大的张力。我挺喜欢《基因链,风化之石》这首诗,从中可以体会到这种张力:
“ 爬来爬去的,蛋白质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在劳动工具中寻找答案
劳动工具在生命的一部分中寻找答案
生命的一部分在空间中寻找答案
空间在时间中寻找答案
时间在意志中寻找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来爬去的,五个指头的石头”
“蛋白质的石头”,概括性非常强,蛋白质是生命,又是石头。他在写人的手,写生命的追踪与延续,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力,就是张力,那种简练和深厚,写得非常精到。他还有一首诗叫《万圣节夜晚我没有见鬼》,我觉得很有意思,可以说它是语言的实验。雷平阳有首诗叫《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七条支流》,写澜沧江向南流,流到这流到那,最后流入了哪里,语言基本是重复的,跟《万圣节夜晚我没有见鬼》差不多。“万圣节夜晚我没有见鬼/万圣节夜晚,我没有见鬼/万圣节,夜晚我没有见鬼/万圣节,夜晚,我没有,见鬼/万圣节,夜晚,我,没有,见鬼/……太多的人一副鬼样,都是假鬼”,不同的断句,让人感受到好多东西,好多的意味。“都是假鬼”,则点题了在虚假的存在中连一个真鬼(魂)都看不到。汉语的一个字,一个读音,都可以表现诗人的意图,这种语言的实验不是没有价值的,每一句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其中很有趣味。
沙克的一部分诗断字、断句非常突然,语感非常新鲜,但是有一部分诗又是很温情的,很顺畅的,这可能是他较早时期的作品。他这些诗特别的美,像纯净的谣曲一样值得去念,我也很欣赏他这类诗,保持了汉语的内在结构,内在的美,比如《秋乡》、《冬天模样》、《幸福,原来的日子》等等。我们读一下他的《但是烟,烟啊》(90年代中期作品):“但是烟,烟啊/升起的烟,散漫的烟/埋没火光的烟/迷离感情的烟/零乱的尾巴/摇向天边”,从中就能感受到那份至纯至真的意境。
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和形式,沙克的诗都是语言的自然流淌,与心同行,与美同现,与爱同在。
诗人从个体的内心涌动开始,不断地把个人和世界融为一体。也许对沙克来说,诗是维系人精神存在的最后一个堡垒,它是最高的又是最奇特的存在。30年来的持续创作,20年来的这本诗集《有样东西飞得最高》,证明诗人一直是真诚地面对着自己和艺术,努力把持着生活的精神所在,触及当代灵魂,变思想为美和爱。一个真诚的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只能是真诚的创造。最后我在想,有什么东西飞得最高呢?只能是一种创造的可能性,像沙克的诗越飞越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