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叶橹:花很大精力读《死蝶》

标签:
中国南京沙克诗歌作品研讨会发言叶橹文化 |
分类: 海内外说沙克(1984-) |
[花很大精力读《死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和沙克之间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交往,当时他在办民刊《火帆》诗刊。我对沙克一直是比较关注的。后来他做记者,多年没有和我联系。前几年他因为参与主编一本《江苏网络诗选》,联系我,让我给这本诗选写序,又开始交往了。看到他新版的诗集《有样东西飞得最高》以后,他告诉我有这么个诗歌研讨会,要我写一篇评论文章。我今天本来不打算发言,我的意见都在文章里面。大家让我发言,我就讲几句。我有一个体会,诗读得太多了,有时候似乎分不清好坏。我自己会遇到这种情况,就像吃东西一样,好吃的菜吃多了,会感到味觉麻木。我的文章原来题目不是这个,叫《沙克的诗》,很简单的。沙克打电话给我,说文章的内容是写爆发力和出新,就用它做题目吧。为什么我要讲他的爆发力和出新呢,那是他80年代的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现在读他的诗,更加深了这种认识,他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表述能力,他不是那种走陈旧的诗歌套路的人。
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很多诗歌写得并不坏,读起来总感到和以前读过的一些诗歌似曾相识,这类诗歌一读多了,慢慢地,对整个诗歌的评判,自己都会感到丧失标准。我读沙克的诗,觉得有些诗比较好懂,但有些诗比较艰涩。我采取比较技巧的办法,读懂的我就阐述一下,太难懂的诗我把握不住,有些地方就有意回避了。事实上你不管评论哪一个诗人的诗,都不可能进行绝对全面的阐述,都能谈得清楚,有些作品只能从大体上去理解。早上,子川跟我说,他给沙克写了一篇诗评,精读他的一首诗《鸽子死了飞翔不停》。我说,像你这样读诗,已经很少见了。他说这篇文章打印前要沙克看的,沙克没有看,他怕沙克看了这篇文章会不高兴。我说,他肯定高兴,因为很少有人这样来读诗,很仔细地赏评一首诗歌。
沙克的诗歌,在我的文章里面牵涉一些,对那些诗我做了一些解读。可以看得出来,我毕竟是从五十年代搞评论过来的,在诗歌观念上,有的时候还是离不开我们原来的背景。我觉得,最理想的诗是,既能把我们时代的特点表达出来,在表现手法上又不是那么陈旧的,是有所创新的。沙克的不少诗歌,跟当前社会的人或现象相关,富于对生活的体察。而过于艰涩的东西,分析起来没有充分的把握,也不太好分析。我提到了他的《死蝶》,这首长诗是非常难懂的,我化了很大的精力去读这首诗,读他的其他的短诗比较容易,而读《死蝶》我花了很大的精力,当然最终我也没有完全读懂。义海对沙克的分析是对的,沙克跟学院的传统的东西,跟民间的在场的东西,有些地方是交叉的。
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我在解读具体的诗歌文本,包括评价那些名家大家的作品时,往往会面对阅读的难度。如果一首诗有些艰涩度,不太好把握,需要化一定的脑筋去解读它,然后基本上能说得清楚,这种诗歌在搞评论的角度是最理想的。另外一种诗,可能有很深的东西在里面,但非常艰涩,比如艾略特的《荒原》,不管你再说它怎么伟大,要把它全部解析清楚,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注解,《荒原》根本没有办法读下去。硬是把一首诗当成学问来做,读者拿它是没有办法的。沙克的长诗《死蝶》,也拒绝了很多通向它的途径,如果沙克不是我的朋友,我不一定去读它,说老实话,也不一定能读懂,因为它的艰涩度比较大,阅读太难了。当然,你真正化精力去解读他,他里面是有东西的。
对于诗歌的评判,可能经常会碰到两难,有一些诗明明是伟大的诗,要想普及它却很难,也就是说很少有人能读懂它;有些诗它通俗易懂,是雅俗共赏式的,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却也存在一个问题,太雅俗共赏太容易读懂就会显得太简单、太平淡。最近,新加坡竞选提到一个问题,新加坡公民从生下来到死,国家都把他们管起来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其实,在那样发达的物质环境里,人们的生活到了那种高福利的程度,照样有他们不满意的,对物质生活以外的诉求,未必让他们满意。在我们中国人来讲,只要丰衣足食就感到很满足了,但是在新加坡不行。利比亚卡扎菲就这样说,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不差啊,为什么还要造反?人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对事物的看法、理解和要求都会变高。对于诗歌,大家都说“床前明月光”非常好懂,但天天“床前明月光”你也受不了。所以,在向前探索的可能性上,我觉得沙克的诗歌是值得讨论、值得研究的。
现在的诗歌刊物很多,我们拿到一本诗歌刊物,往往是看了两眼就翻过去不看了。当我们读到有些费解的诗,反而有兴趣去解读它,原因在哪里呢?人在熟透了一类作品以后,需要读提高水平的东西。老是要求提高,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作者会走上艰涩之路,或者走进死胡同。沙克打破了我们通常读得很多的那些诗歌的规范,追求陌生化和诗意的出新,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探索。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对沙克的诗歌特别是对长诗《死蝶》,做了一些解读的努力,同时觉得他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诗人。
如果我们都能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基础上,追求一些比较艰辛、深刻的东西,也是一种进步。起码来说,我们整个的文化修养会有很大的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11/mw690/001qLXrNzy7ciDkzR6W4a&690
1986冬—1989冬,沙克创办火帆诗歌艺术沙龙,主编《火帆》诗刊,活动及影响延续到9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