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处在过变味的圣诞节

(2008-12-24 21:53:39)
标签:

娱乐

分类: 散文随笔

    

    受一家宾馆邀请,参加他们举办的圣诞晚会。有三类人士参加聚会:官员,老板,各界嘉宾。晚会的内容:自助餐酒宴——中西菜点丰富精致,酒有地产五星白酒、青岛啤酒、长白山干红;联欢会——民族歌舞、相声、口技、变脸表演;摸奖——根据入场招待券号对奖,奖品有床上用品、微波炉、手机、液晶电视机及纪念品。

   会场布置: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老人布玩偶,此外没有设置、营造其他圣诞气氛。主持人滔滔不绝从头说到尾,除了平安夜三个字和圣诞有关,其他没有半点关系,连耶稣基督都不提一下,更别谈唱圣诞歌、赞美歌或播放圣诞音乐。尽管主办方热情礼貌,服务周到,菜肴酒水、奖品都很好,安排的娱乐节目很好玩可是,这叫过圣诞节吗,是主流生活的人在过圣诞节吗?完全是开地方特色的联欢会,搞大聚餐、大家乐,连中国式的圣诞节也不是。这种圣诞节和农村信耶稣的农夫农妇们的圣诞节相比,肯定不如后者正规、有圣诞气氛。

   去年在一家休闲会所过圣诞节,也和上面一个味道。人们是怎么了,享受起西方物质来,好无保留照单全收;领会起西方文化来,怎么就滴水不进呢。恐怕酒吧、的厅之类的小资场所,稍微能靠近圣诞气氛,但依然不会有圣诞精神,因为小资永远是赶时髦的离感性和浅薄最近的可怜兮兮一族。

   聚乐完毕,回到家里。接鲁南某市一朋友圣诞祝福电话,他跟我说,他也刚参加完这种形式的圣诞聚会活动。其实,除了直辖市、特区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以外,在全国各个城市中,如此这般地过圣诞节的场所太多太多。

   实质是:我们的国民缺乏对西方文明的大概了解,哪怕是概念性的了解,毫无基督文化意识,哪来基督精神。

   记得我最初过圣诞节是在1985年的苏州,后来是在深圳,南京……结合自己多年对新旧约圣经的印象,那种感觉是在经受基督精神的熏陶。社会生活发展到当下,连没什么见识的土著老头老太都跟在儿女后面学着过小资生活了,在主流场合竟还有这样变味的圣诞节活动。以后的圣诞节,我再也不参加这种不伦不类的聚会。这不是过圣诞节。

   

                                                                     2008、12、24夜

  

(撇开圣诞不说,倒是一场很有档次的招待酒会。开心就好!拍了几幅照片贴在下面。)

到处在过变味的圣诞节

民族绝艺:变脸

到处在过变味的圣诞节

变脸演员拿出盒子来变小礼品

到处在过变味的圣诞节

变脸演员来到酒席间,发纪念品

到处在过变味的圣诞节

相声表演

到处在过变味的圣诞节

可口的酒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