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也会出现处长一操场?
(2011-06-13 10:23:34)
标签:
朱时清深圳改革南科大教授治校杂谈 |
分类: 社会热点 |
为民族和未来办好国民教育需要特别宽容,对执政者尤是如此。朱校长这样一位年已七十的老者敢于挑起这个重担,其胆识远远超出一般北大、清华的校长。国民时期能做到的,希望今天也能做到!支持朱校长,然后中国人的脊梁才有挺起的机会!
1
深圳特区报4月30日,深圳市通过公开推荐方式选拔包括南方科技大学(筹)副校长在内的7名局级领导干部。消息一出,当即震惊了不少幼稚的国人。
南科大一开始筹办,国人普遍就不大看好。这倒不是朱时清院士水平不够,改革开拓精神有限,而是教育行政化背存在有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了人事与财政权力,还怎么让教育界实现政府的领导地位?
有人又进一步指出,民国时期的大学一般都有很强的独立性,政府只负责拔款办学,人事方面由学校推行教授治校方针,难道今人不如古贤?当然,有些事是不好前后对比。
但是,深圳方面筹办中的南科大校级领导干部实行公开选拔,看似体现政府的开明,其实是一种恋权心在作怪。
2
有人讲幽默地说,如今的大学是“校长一走廊,处长一礼堂,科长一操场”,看似夸张,实情却是大致如此。大学分党委和行政两个方面,就校党委秩列就有书记、副书记和不少常委,党委书记是大学的一把手;校长秩列的除了正校长,他是校方的行政管理总负责,位子排在书记之后,后面还拖着一大堆的副校长、校长助理等人。如此算下来,校领导没有20个以上算是少了。北大就有26个呢。
这仅是学校金字塔的上端。在金字塔的中下端,却是大量的中层处室领导和低端的科室领导。学校要开一场会议,若处、科长以上的没有坐满一大会场,坐上台上的校领导还有什么威风与体面?
教授要办事先找科员反映,然后由科员向科长报告,科长再次第向处长、分管副校长报告,学校的官僚主义也就是从这儿产生的。
3
为什么要说这些人事问题?只有明白了大学人事结构,才会明白深圳方面为什么对南科大的人事不放权的原因。对这个原因,仅是我等不明真相的外人胡乱猜测而已,不可相信。
假如深圳方面真的很开明,自然效仿前贤,将教授治校这一方针完全交给南科大的校长。但这样做,就意味着失去了任命一操场的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机会,其个中的种种“损失”,可谓不可估量。南科大从此也成独立王国,而独立王国是不能出现的,这也是一个底线,不能突破。
国人希望深圳方面为了国家教育长远利益,以开明的态度积极放权。但这所大学还在筹办阶段,就给朱校长配备了7名局级领导干部,看来,朱校长来日开会时也是热热闹闹,讲起报告也会眉飞色舞,掌声阵阵。至于教授是什么东西,是否还有人想起?
还一事不明白,朱时清院士将来是任南科大的校长,还是“一把手”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