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何不读情诗

标签:
情诗于嗟痴情女子洋节苏东坡巫山情人节文化 |
分类: 【文史哲学】 |
情人节何不读情诗
铁歌/文
我发现当代中国人尤其喜欢过洋节,洋节中尤以西方情人节为甚,这状况,很像古代日本人学汉字习汉服的热情, 可能我生性比较守旧,一直不知道怎么过这个节日,看看电视台和网络报纸诸多媒体无不热炒情节人。我决定不和他们凑热闹,这个情人节,就和老婆在家读古代情诗吧。
中国是个盛产情诗的国度,古代情诗千年来而不朽。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看上古的痴情女子这样表达爱情:海枯石烂,爱情忠贞不变。痴情,忘情,生死不逾。看了这首词,我仿佛看到古代痴情女子为了爱情献身的那种纯粹。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滚滚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
相濡以沫?
,生死相许?。然而你可曾知道在这世上还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
它叫相依为命。那是一种天长地久的伴侣,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情男情女渴望美满爱情
,
作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
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在词前有小序说“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邱词》。”。因为大雁,元好问产生共鸣,深情地发出千古一问:“世间情为何物”,“生死相许”是他给后人的答案和期许,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当代人能够回答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就是:你是我的唯一,如果得不到你,我将终身不娶。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莫道是儿女私情不寻常,最后录一首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情人节,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