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都市报》整版刊发《日子的缝隙(组诗)》

标签:
发表作品文学原创我的城 |
分类: 诗歌 |
《三江都市报》整版刊发《日子的缝隙(组诗)》
牛合群
《在牛背上写诗》
我姓牛,我想我的前世
一定是一个放牛郎
牛吃草,我趴在牛背上,写诗
我的诗念给牛听,草的清香留给我
细细闻
《树上树下》
房前柿子树是鸟儿的家
无数灵魂正从花蕊中走出
在母亲的院子里找到了自己的肉体
锄头和枝剪,是父亲手中仅有的铁器
锄去柿林内的杂草,剪掉多出的枝条
让出朗朗天空与平坦的林荫小路
让灵魂走过,让头戴佛冠的鸟儿
通向一百里外的未知
我常常从树上树下两个家里
借取一部分力量,把生字炒熟
把月亮念哭
《日子像土地一样厚实》
我为日子除草,施肥,归拢
也为自己寻找归宿
我总能从日子的缝隙中
找到生活的漏洞
找到风雨留下的幸福与痛苦
找到爱情与诗歌的燃点
厚厚的日子撑起一片天
厚厚的日子,把我一点点做实
一点点掩埋
《两头牛》
蓝天下,漫坡上
两头牛甩着尾巴,低头吃草
偶尔望一下,互不打扰
互不言语
好像它们是两个世界的生灵
其实,它们是一对苦难的夫妻
一同拉车,一起犁地
一道上路
把无数的劳动与丰收收入眼帘
把苦难咀嚼出灵魂的清香
不远不近,为对方留出更多的绿草
各自积蓄迎接暴风雪的力量
《所有的蝴蝶都在赶往人间》
《念想》
一棵秋天的树,从容不迫
自由自在。看大雁南飞,万物都在储备过冬
它记忆中的那场战争,还在身边轰鸣
那不屈的身影,让它更坚定了站立
它站立,整个村庄都显得吉祥
那归家的脚步就更加铿锵
一边把命运的高光披在肩上
一边把脚深深地扎向大地
它的伤口结痂,它的爱恨全无
道道皱纹里,填满了宁静慈祥
成为许多小生灵过冬的温床
只有大雪为它加冕,只有明月为它抚琴
只有我来了就不想走
它是父亲留在世上的唯一念想
栓住我半条命
《入山林》
里面有寺庙,亦有高人
有飞禽走兽,亦有荆棘丛生
有高迈花坡,也有孤独享用的绝路
有时候井水也犯河水
有时候夏天也占领秋天
突然一阵桃花雨,打湿了
一群蜜蜂的朗朗读书声。一行流水
胸怀闪电,照亮了前山后山
出梅,入伏
耳朵里跑来了十里蝉鸣一路炊烟
还有千军万马十面埋伏
一只单腿蘑菇,一定是你昨晚就梦到的
那个跳舞的虞姬
翠分浓淡长,月奏禅声远
一棵万年松,以内心的温柔与强大
抵抗这尘世的漫漫白雪
好像整个季节醒了过来
《微茫》
大雾中的千年小城,缥缈着神仙身姿
一只鸟,用歌声编制温柔
把我一层层包裹
站在水边,我仿佛躺着母亲的摇篮曲里
被浪花送远,被鸟语唤回
我触摸到了大地最美妙的旋律
而一些被生活搅乱的事物,也慢慢沉淀
微茫,停云,落月,断舍离
《白桃花》
岗地上有那么多桃花,美丽近了
可桃花又那么短促,美丽抓不住
村庄近了,站在树下的母亲头上开满了桃花
可我伸手,却抓不住她,抓不住桃花
这是鄂西北,一个杨田的小村
我的妈妈已经走了十二个年头了
而桃花还在执着地开,开呀
把我的头发,也开白了
《风月大雅,相思入骨》
月亮是人间最大的一盏灯
温润,无瑕,仿佛孩童的灵魂
虚无而真实
暖身,净心,照亮来路与寰宇
指明家的方向与归期
月亮是人间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有人读到了阴晴圆缺
有人捡到了地上霜
有人置身苍茫云海天涯边
望川秋水空一色,三千繁华弹指间
月亮不灭,宛如一枚红豆
有人在西楼撞见了深刻的影子
相思入骨,饮醉半月,半风
半人生
《拥挤》
在拥挤不堪的地铁,眼睛无处安放
有时候闭目养神,有时候低头看手机
也是对周边人的尊重
也许人间太动人,也许瞬间太心酸
我把手机举起来,高过了滚滚红尘
我把眼睛栓住,仿佛栓住一头狮子
《写在天幕上的经书》
孤独,是神灵交给我们的经书
可以在漫漫长夜里
找到打开黎明之门的钥匙
可以在一个人的天地
开怀,且尽手中杯
飞蓬各自远
偌大的天空就是一件袈裟
罩住一首忧伤的诗,每一个经文
都像小草一样,迎风而歌
到达我们灵魂到不了的地方
(此文刊发《三江都市报》2022年3月21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