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宣之梦

(2014-02-13 10:30:33)
标签:

荆州

史书

原创

文化

分类: 散文

仲宣:一个喜欢学驴叫的怪才

                                  牛合群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远远望去,一个叫王粲的男子衣袂飘飘,挟长风自历史的烟尘抚扇而来,披霞光自东方踏浪而来,唱《登楼赋》自襄阳古城寻梦而来……

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少年,他是一个怀揣梦想的诗人,他是一个喜欢学驴叫的怪才。

正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群雄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让他久久无处安置的心,一登上兹楼,就一下子义无反顾死去活来地爱上了它,为它歌为它泣为它舞为它狂为它流泪到天亮。

他爱登兹楼。就像爱上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就像爱上一只远航的风帆。就像爱上故乡一处绿油油的家园。

爱它的远山近水——十里青山负郭,一江碧水穿城;爱它的厚重宁静——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凭轩槛以遥望,向北风而开襟;爱它的想象非凡——可揽楚山明月,可接汉水天河;爱它的文化底蕴——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今日不极欢,含情欲待谁;爱它的先贤志士——屈原椽笔射天问,宋玉风流儒雅诵阳春白雪之章,文星炳耀,激励后人。爱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鹊栖萤飞寒影疏,秋月空悬露湿地。砖瓦历经千年峥嵘在,小草万代洗刷悠然存。

但他又爱不起来。他的主子刘表软弱无能,阻塞贤路;他的人民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他的才能无处安放,他的青春随波逐流。他因此思念家乡,思念圣明,思念变革,思念美好……

但他又恨不起来。他的乡愁,带有刻不容缓的温度;他的国恨,行走在最远的路上;他的爱怨,感动了汉水神女。女神邀他岸边赏月,月下作紫薇,楼上赋诗《神女赋》;

他的爱怨,感动了他的老乡诸葛亮,躬耕陇亩写下《隆中对》;

他的爱怨,感动了建安才子诗兴大发铸风骨,死后集体为他远扶灵;

他的爱怨,感动了李白杜甫孟浩然,演绎“襄阳好风日”;

他的爱怨,感动了万千襄阳儿女,筚路蓝缕,开启山林……

一天夜里,他披衣起床,把酒临风,趁月色登上兹楼,聆听不舍昼夜的汉水低吟、松涛拂檐、归鸟育雏,反复作唱《登楼赋》,最后,他在定稿落款中,自己的名字王粲后面,又庄重地增添了三个字:字,仲宣。

从此以后,王粲便把自己交给了大气稳重的仲宣楼,交给了厚道的襄阳和襄阳的山山水水。从此以后,又有多少个像仲宣一样的诗人,不远万里,登上了心仪的仲宣楼,独自凭栏,北风开襟,书千古文章,开万民太平。

襄阳,襄阳的山山水水和仲宣楼,亦与诗人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千年不倒,万年屹立,怀抱大爱,温暖前行,共筑华夏第一城池,同襄世界名楼盛举。在襄阳这个“诗人之州”,仲宣登楼赋,浩然田园美,孔明诫子书,米芾画中醉,海胜九天游……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丽与幸福如影随形,淳朴与善良相得益彰,团结与奋进如日中天。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意栖居地,传递正能量。

鸟鸣于树,鱼跃于渊,云绕于梁。天蓝,地绿,水净,楼歌,人和。流水落花换了人间。仲宣重光,诗人梦想,御风而飞,由苗而实,茁壮成长。一个人,一座楼,一首赋,一段历史,一载传奇,与襄阳同行,与未来有约。真武山下,汉水之滨,仲宣楼里,见惯了风起云涌,更见证了每一段城市历史,不经意,收藏无数风流人物,阅繁华,净浮华,现才华,兴中华。

啊,仲宣楼,你虽然只是矗立在襄阳古城的一隅,却占据了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田!啊,王仲宣,你虽然只是襄阳的一员,却左右了无数个时代的登高情怀,让你的朋友、我的襄阳老乡们,循着你的梦想,去翻开一页又一页历史的画卷!啊,仲宣,一个多么淡雅多么亲切多么地道多么入耳的滚烫字眼!

晨风夕逝,悠悠我心,仰瞻归云,俯聆飘回,飞焉靡翼,超焉靡阶。在王粲的灵柩下葬时,大诗人曹丕带他的官属一起来送丧,他对下属们说:“王叫驴(王粲)生平喜欢学驴叫,让我们一起学一声驴叫来送送他吧。”

那试图化解忧闷的千年叫声,正转化为古城两岸的机器轰鸣声、键盘敲打声、探路者的脚步声、创业者的汗滴声、悦耳的上课铃声、飘扬的旗帜声、幸福笑声、青春风声、梦里花开声、汉江号子声……

梦醒时分,还是让我们一起送送仲宣吧!

 

人物生平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其祖为汉朝三公。献帝西迁时,王粲徙至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后到荆州依附刘表。王粲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兴造制度,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其事。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文学成就最高。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同时王粲还撰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英雄”传记的史书《汉末英雄记》。明代人辑录其作品,编就《王侍中文集》流传后世。著名的文学典籍《昭明文选》中也有王粲的作品。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