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游枣阳作《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2009-06-28 17:07:09)
标签:

文化

情感随笔

李白与枣阳

诗词欣赏

分类: 散文

 

李白游枣阳作《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李白游枣阳作《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李白游枣阳作《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李白游枣阳作《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热爱祖国山水,“一生好入名山游”。同时,为了实现“济苍生”、为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他采取漫游、任侠、隐居和干谒等方式交游。他在长安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前后,共游历了26年,他42岁赴长安应诏之前的16年期间,于公元728年春,从河南到湖北安陆后,和曾做过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婚后便寓居安陆,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这期间,他结识了家住襄阳的著名诗人孟浩然,并经常往返于襄阳、安陆之间,汉光武帝刘秀故里枣阳是必经之地,李白有时还在枣阳歇脚投宿。

有一次,李白去襄阳看望好友孟浩然,经过枣阳时,游览了刘秀故里舂陵白水村附近的白水源(在今枣阳市吴店镇白水村南)。据史志记载,当时白水源的两岸山色秀丽,古木参天,鸟语花香;白水源的水自山上流下来,清澈见底;山谷的白水河中碧波荡漾,鱼儿成群;河中有一石激岛屿,河水绕石激流过,下游河边有一片布满鹅卵石的浅滩,流水冲击着石块发出“哗哗”的响声。李白来到这里,登上石激,被眼前清幽的景致吸引住了。他静心欣赏,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欣然赋诗一首,题为《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李白游历是其任侠性格的重要体现,而其任侠性格和建功立业思想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寓居安陆的最初二三年里,经历了一段彷徨苦闷的时期。想到出蜀几年,政治上没有找到出路,功业还很渺茫;在东游吴越一年多时间里,散金30多万两,大都周济一些仕途上不得意的落魄的朋友和生活无着的人,从家里带出的钱已经由于“轻财好施”而花完了。不久前他慷慨周济别人,现在他生活也变得窘迫起来,自己不得不请求亲友的帮助。因此李白于公元729年春,前往襄阳向时任县尉的堂兄李皓求援。他途经枣阳时,夜宿舂陵。当夜,他躺在床上想到明天将对堂兄诉说自己难以启齿的处境和要求,久久不能入眠,于是索性披衣下床,挑灯秉笔,写下了《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一诗。这首诗真切地写出了李白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他20多岁以来的任侠行为,“存交重义”“轻财好施”,广交豪侠,却“生事如转蓬”“出门悲路穷”,现在“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等等,可谓情真意切,与堂兄道出了肺腑之言。

当人们读到“退耕舂陵东”时,也许会问李白“退耕”在“舂陵东”,究竟在舂陵东面的什么地方?其实“舂陵东”是指安陆,李白说舂陵东而不说安陆,这当然是写诗的艺术手法。舂陵在东汉时是非常有名的,一提到舂陵,人们就知道在什么地方。一千多年以来,李白写于舂陵的两首诗,一直在刘秀故里枣阳一带流传。

 

相关链接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李白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

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

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

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摘自网络)

李白游枣阳作《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李白游枣阳作《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落熊河
后一篇:恐龙再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