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的重点,不在于去了哪里,而是在看到了什么!

(2015-04-29 10:03:33)
标签:

李欣频

日本东京建筑艺术人文

英国奇幻与想象力之旅

分类: 欣频旅行箱
旅行的重点,不在于去了哪里,而是在看到了什么!
 

 

每一次异地之旅,

刺激你长出新的神经元,越旅行越聪明!


《旅行,重新打造自己》有一段话:「古往今来凡以不俗的方式安排自己旅程的人,常宣称他们从旅行中得到不可思议的收获,在自尊、自信、平衡与自给自足的能力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他们乐于拥抱在奇妙时刻或艰难逆境中所萃炼出来的坚贞情谊;他们变得比较不容易害怕;遇到问题时较能从容应付;在动荡不安的环境里,更懂得随机应变。」

 

就我所观察,经常旅行的人几乎都很聪明,目前为止我还没看过一个常旅行的笨蛋,因为旅行会刺激一个人得马上适应新环境,在《打造创意版的自己》书中就提到:聪明与否跟大脑的状态非常有关,达哈玛·卡尔萨说智力不是由脑大小来决定,而是由神经元连结的数目多寡而定。当人们遇到新的刺激时,就会长出新的神经元以应变新环境局势,所以越常旅行,神经元的连结就更繁密。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反应不是很快,连表达能力都有问题,当我这几十年密集自助旅行之后,因为得常常在陌生的国度练习看地图、认方向、辨安危、寻支持……久了应变力练得非常快,也就越来越能旁征博引,自然能把脑袋越练越灵光。

 

神经科学家理查德.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说:「如果你想让大脑发挥最佳功能,就要消除「依序连续处理每件事」的倾向,屏除世界必须符合顺序表相和理性秩序的想法」,而旅行正可以不停地「解构并重构」你的惯常认知与生活习惯,久了你就比「不旅行」时更有创意弹性。所以千万不要只把旅行当成休闲度假而已,其实它正在大大清洗并重灌升级你的脑硬盘,让你运转得更快速无碍。


旅行是高单位的灵魂营养剂,

眼前所看到的都成了独一无二的视野!


·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说:「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我很庆幸自己在人生最精华的二十至四十岁期间,尽己所能地去看世界,而这近五十国之旅,就是滋养我灵感库的高单位营养剂。艾美·佛莱斯说:「白日梦状态的心灵具备有多任务处理能力,当心智在自由漫游的时候,开始做它最重要的工作:形成概念;当你在做白日梦的时候,你的心思却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四处滑动弹跳,在未经过滤审查的状态下,利用所有储存起来的经验和知识,链接各种零碎片段,你便能够在你的心眼中想象物体、人物与事件,把这一切全部拼在一起,你就有了激荡创意的完美环境;就像演员,深入自己的想象力之中,以便重新创造那种情绪,或者变成经历那种情绪的角色。」这些透过旅行存在我脑海里的许多经验、知识、画面、独特视野,可是再多学位、再多工作经验都换不来的人生的阅历,所以真的要趁年轻,透过旅行多翻翻这本世界大书!


美术馆+博物馆+建筑展……

专家导览的主题之旅,

让我们瞬间吸纳了新领域!


旅行千万不要沦为走马看花,因为每一次出远门旅行都非常不容易。所以我当时特别留意「主题之旅」,例如建筑师带团的北欧建筑之旅、西班牙建筑之旅……;或是艺术家导览的「德国文件展+威尼斯双年展」、「奥地利、德国、荷兰三国科技艺术之旅」、「维也纳布雷根茨艺术节(Bregenzer Festspiele)的湖上歌剧」;或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导览的「京都赏樱之旅」;或是佛教艺术专家带团的印度菩提伽耶圣地之旅」;或是藏传佛教专家组成的西藏之旅;或是马雅文明专家陪同的墨西哥金字塔之旅」;或是声疗师带团的「日本屋久岛灵性之旅」、「美国雪士达山灵性之旅」;或是金字塔考古学家导览的「波斯尼亚万年金字塔之旅」……只要是有兴趣的主题,我就会列为优先参加的旅行,除了可以跟着导览者透过旅行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的观察角度外,同团者多为志同道合的人,所以一趟旅行下来就可以一下子交到二、三十位好朋友,这些人往往就是以后常伴二、三十年的知音,可以相约再去旅行、互相交换出团情报与相关知识,很多时候还会有彼此一起合作或是工作机会,所以主题之旅比一般的旅行多了专业知识、相关资源与人脉。


 

 

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说:年轻的流浪是一生的养份。想想看,如果你在人生最精华的十年参加过好几种主题之旅,例如:建筑之旅、文学之旅、圣地之旅、修行之旅、古迹之旅、艺术之旅、设计之旅、美食之旅、品酒之旅、海底之旅、音乐之旅、摄影之旅、观星之旅……只要你认真地把自己虚拟进专业导游的体内去看世界,那么这几趟旅行回来,你就多了好几项「半」专业身份:建筑爱好者、文学欣赏家、心灵修行者、古迹古物历史学家、艺术学者、设计师、美食家、酒或音乐鉴赏家、海底生物专家、摄影师、天文学家……,于是你就可以透过旅行「繁衍」出不同身份与视角,十年、二十年下来,你的感官与身份就变得非常丰富,绝对有助于瞬间开屏出你广大的人生流域。

 

以我去西班牙建筑之旅为例:当时我们一行人去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团中十多位建筑师一看到这座法兰克.盖瑞(Frank Owen Gehry)的钛金属云状建筑作品,二话不说全都立即做了鸟兽散,不像一般观光团会在正门口拍照到此一游,这些建筑师依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找点拍照,有的爬到对面的公寓以俯瞰的角度拍,有的趴到河边仰角拍……勤奋的我就跑去每一位建筑师后面都各拍一张他们眼中的古根汉美术馆,于是我一下子就学习到了十多位建筑师看这座世界级作品的角度,十多天下来,我学到很多拍摄大型建筑的视点,这对于我日后旅行的摄影技巧有很大的帮助。

 

 

我还记得在参加北欧建筑之旅时,在进入芬兰赫尔辛基当代美术馆(Chiasma),我被里面的艺术展品吸引了,正当我一件件仔细端详作品与简介时,只见到随团的建筑师们散落各地在研究空间、动线、建材、采光……于是我以较快的速度看完绝大部份非常有概念的艺术作品后,就开始跟在建筑师们旁边,听他们诠释这座「没有正常一层一层的平面、只有如蛇腹般蜿蜒空间」的美术馆,于是我也略懂得:一个空间与外面的风景、阳光、风之间该如何互借互动……等知识,这对于我日后在写房地产文案、描述建筑空间的游记、甚至是自己家设计装璜都有了非常好的基础,这是参加一般旅行团或是自助旅行都无法有的「专业深度视野」,所以我强烈建议年轻时要多多参加「有主题的旅行」,与你目前专业有关或无直接关系都无所谓,因为只要是对你有「巨大刺激」,你就会长出新的创意神经元。

 

再举一个我参加「德国文件展+威尼斯双年展」艺术之旅的例子。因为德国文件展是每五年举行一次,威尼斯双年展是每两年举行一次,所以每十年才会有两展在同一年举行的机会──就在那一年,我跟着由艺术家组团的行程,看着「所有艺术作品散落在整个城镇四处」的壮观,真的是目不暇接。因为我不是专业的艺评人,对当代艺术也毫无所知,所以有好几次我经过却完全没觉察出那就是一件「艺术」作品。例如我们到了火车站,看到有一排铁轨上摆满了东西,我心想是谁恶作剧把垃圾放在铁轨上,但听了带团的艺术家讲解之后才知道那就是一件作品,这教会了我应该改变「依旧经验判断新事物」的坏习惯,必须将眼前的事物视为全新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我们一群人在公车站亭等车,导览的艺术家要我们转身看亭内的广告广告牌,很多人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才知道,这些公共空间的广告牌,在艺术展期间从广告商手中回归到了艺术家,于是我们可以在公交车亭里看艺术,不必到美术馆──这作品让我反思:我们的生活空间,已经不知不觉被广告占据绝大部份的视觉版面,美而经典的艺术作品,都被逼到美术馆里供少数人去朝圣──但如果不是这位艺术家的提醒,我也就会依惯性忽略了这些广告空间,而错过了一件非常具有「反思」的艺术作品,这是我参加艺术之旅收获很多的原因。

 

今年六月我将与该领域的专家一起带团,两位老师同时在旅行的第一现场分享出:最新鲜的、未来可运用的灵感、体悟、视野……让这非常难得的双导师旅行班,比一般走马观花的观光团得到更深、更广、可用一辈子的丰富收获!

 

A班:

6月11-24日

英国超魔幻之旅详细行程

(目前仅剩11个学员名额)

 

英国一向以文明著称于世界,而在这个大英文明之下有着悠远的传统文化与神话传说支持着她,这个美丽既现实却也魔幻,这是一个培育出多位文学/哲学/科学家的国度,也是一个充满巫师与吟游诗人的仙境。建都近千年的伦敦奠定了永恒日不落帝国的成就基础,走一趟英国呼吸人文历史的空气,漫游在伟大建筑之间。又走入乡间小径,在童话传说般场景里感受魔幻迷雾的气息。

 

在这一趟旅程之中,我们将探访充满传说与神话的英格兰,走入英国皇室的文化殿堂,也走入魔力四射的神圣古迹,将现实与魔幻,左脑与右脑重新融合震荡。我们将探访伦敦市区著名的景点,感受过往英国文明建立的痕迹,了解大英帝国建立的精神价值。穿梭在古老遗迹之中,体会先民巫师们利用自然力量传承的古老智慧,看见《阿瑟王传奇》中阿瑟王与默林的故事重现眼前,还有近代魔幻大作《哈利波特》十年一路点滴的魔法精髓也将伴随我们左右。

 

《出发时间》2015/06/11~ 06/24,共1413

详细行程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dce560102vffg.html 

 

 

B班:

6月26日-7月1日

东京建筑艺术美学之旅

(目前仅剩5个学员名额)


我平常很少跟旅行团,因为行程不是太呆板,要不就是不够深入。但淑慧的日本建筑美学之旅,我光去年就参加了4次,因为她是安藤忠雄建筑达人,她所设计的行程是以当地最重要的建筑、美学为主轴来深度旅行。去年,我与淑慧带了11月的京阪艺术人文之旅,在旧团员群里一公开三天就额满。这次请她设计最精华的东京建筑艺术美学行旅,我将与她一起带团,因为仅只一团,错过了就不知道何时才有机会喔!

 

《出发时间》:2015/06/26~ 07/01,共六天五夜

 详细行程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dce560102vf51.html

 

咨询电话

巧巧+886 2 2567-2616 (wechat ID、微信号: specter21116

报名请将:真实姓名、性别、手机号码、微信号、电邮、个人照片email到发现者旅行社:tpeccorg@tpecc.org.tw 报名电邮请同时CC给gsgroup1111@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