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是李欣频首次公开“创意自我训练14招”
这也是她所有的书迷,等候多年的第一手创意教战手册
以电影、旅行、观察、阅读、演练、想像、梦、自信、生命与危机意识
架构出一部:横跨书写、影像、广告、设计,丰盛且庞大的个人创意系统
这是一座运转李欣频独特风格的秘密工厂
也是一座能让你功力暴增的创意发电厂
在台湾疯狂热销,重印35次的创意励志经典!
台湾诚品书店2004年商业职场生涯类销售榜第一名!
2007年底,最新增修八万字,大陆领先港台地区,率先上市!
购买《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点击
目录
写在十四堂课之前
——纪念影响我一辈子的甘训宾老师,以及我给学生们的课后总复习
第一堂课:如何在意外频传的时代活下来
第二堂课:如何开挖自己的生命穴脉
第三堂课:如何画一张自己的生命蓝图
第四堂课:如何栽培自己——从5项养成教育开始
第五堂课:如何建立独特的自我风格
第六堂课:专心就是最大的力量
第七堂课:拉大自我格局,漂亮的场面调度
第八堂课:不中止的自我要求与评量
第九堂课:多项技能无所不能,与各精英Hyperlink的多孔变频插座
第十堂课:如何在25岁前顺利接班
第十一堂课:智能与知识的均衡比例
第十二堂课:低谷反弹、高处思危,如何愉悦自处人生高低曲线
第十三堂课:想象力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第十四堂课:相信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独特的生命惊喜
附录A 跨世纪的人类影像百科全书
——记台北电影节《第一人称》
附录B 请现在开始思考:科技生命学
——从Mark Pesce的The Playful
World谈到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
附录C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给厌世者80分钟的生命温习。
附录D 春夏秋冬,成住坏空,人生最震撼的四部曲
——记金基德《春去春又来》
在我高中想放弃自己的时候,甘老师在重重的校规限制与高三联考的压力下,冒险地给我最大的自由,耐心地给我时间与绝对的支持力量,让我及时找到自己的路,就像黑塞的《在轮下》中的启示,我从老师很勇敢的关爱中,平安地从轮下逃生,直到现在。
甘老师在我低潮的时候,以绝对的信任让我看到未来;现在她过世了,也以死亡教会我生命的意义。这些点滴心路历程,我在课堂的一开始都会说给学生们听,目的是要我的学生们谢谢我的老师,因为如果没有她,也就没有现在的我站在这里,继续传承她的力量给更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神圣,甘老师的精神透过我的讲课,转递出以前从未知觉的巨大影响力,希望能从每个学生身上、每个还在沉睡的灵能中,开始启动。
当我第二次在中原大学带广告文案课,恰巧被安排在星期二下午,也正逢甘老师过世不久。我记得在甘老师去世前一个月,我第一次看《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边看边掉泪:“……你有没有遇过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他把你看作是一块璞玉、一颗原钻,只要假以智慧磨练,就可以发出耀眼光辉。如果你很幸运能有这样一位老师,你总有一天会回到他的身边、有时你只是在心里想,有时你会陪侍在侧……”,我记得老师每年过节都会写卡片给我,卡片上第一句总是“我最可爱的宝贝学生欣频”。
所以我在那个月常去找老师,虽然老师已经退休了,住在阳明山上的老人公寓,但我还想继续修老师的课,想继续听她的人生智慧。甘老师当时已罹患癌症,做过很多次化疗,但她见到我永远都是快乐爽朗,真正不舒服的时候却不让我知道,即使她都病成这样了,还叮咛我要小心身体,别感冒了。我本来开始要仿照《相约星期二》书上所计划的,每星期固定去听她讲一次人生,但没几天老师就突然过世,已经来不及了。
我记得就在老师过世的前两天晚上,她打电话给我,谢谢我送她暖袋,让她的胃痛舒缓很多,我还告诉她,我最近在赶稿,但我已经约好学长学姐们过两天就一起上山去看她,她从很衰弱的声音转成了开心。没想到,那就是老师和我的最后一通电话,老师就在我们约定要去看她的前一晚凌晨,突然过世。听甘老师的家人说,她一直不愿意下山看医生,就是希望撑着直到见到我们为止,因为她害怕万一进了医院就再也出不来……我很自责,居然没听出来那通电话就是老师求见最后一面的讯息,我是与老师最后说到话的学生。
听师丈说,甘老师冰冷地被送到冷冻库之前,放在她胸口的暖袋还持续地烫烧着,我虽遗恨在老师最后的时间没在身边陪着她,但我欣慰的是,她过世之刻最后的温度是我给她的。
如今我能为老师做的事,就是在头七法会为老师长跪诵一整天的经,不停跪拜。等我帮老师做完头七、从家祭到公祭,我的世界顿时失去一块非常重要的支柱。我记得老师生病期间,正是我写书发表比较密集的时刻,只要当天报上有我的文章,她一定在清晨七点准时以亢奋的声音,打电话给还睡眼惺忪的我,说她看到了我在报上的文章,她比我还兴奋。老师过世后一整个月,我都会在梦中听到清晨电话铃响、听到老师大声地叫我的名字,然后醒来。整整一个月。
事后我到老师家帮忙收拾遗物,看到一大叠老师的剪报,全都是我在报上的文章,以及老师在上面以红笔画线与眉批,我当场痛哭,我知道,我已经失去一个最重要也最忠实的读者——原来老师一直是一字一句地看我的书与文章,因为她老人家视力不太好,可见她的吃力。
因搬家在整理旧书信,翻找到了我当年在高中时的生活周记,当时担任我导师的她,总用红毛笔批写很大的字,开头总是:我的好宝贝。我的亲人都未曾这样叫过我,她却视我为她疼爱的骨肉,她曾经跟我母亲说:“你女儿很棒,如果我有这样的女儿,我一定很开心。”我当时在高中是逃学又逃家的问题学生,她这么说;等我面临人生的低谷,她也这么说;我硕士班毕业,她也这么说……老师一直视我为她的骄傲,直到老师过世了很久,我才慢慢学会自己给自己信心,现在我终于可以对着她的照片跟她说,老师,我很好,我做到了。
这让我想起《天堂电影院乐园》片尾,当小男孩多多长大,回家乡参加当年带他走进电影世界的老放映师葬礼时,放映师的太太告诉多多,他生前从未错过多多拍的任何一部片,也未曾漏掉任何一次关于多多的报导,视多多的成就为他自己的荣耀——也正因为背后有这么一个永远支持、永远相信的强大力量,让每个在冷酷现实中打艰冷战役的弟子,义无反顾地为理想冲锋陷阵,信心不死。
我总会在最脆弱的时候想起甘老师,想起那次陪她到文化大学看夕阳,听她思念因车祸过世的儿子,想起她的哀伤、她的勇敢,想起她所给过我的能量,让我至今还相信自己,可以度过每一次的人生难关。
这就是甘老师给我活着的力量,至今越来越坚毅,即使老师已经过世两年了,她的声音还在我脑海里,随时给我鼓励、打气。她还说,所有的学生中她最放心不下我,因为我常会为了写作忘了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她说她希望能活着看到有人可以照顾我一辈子。她待我一如关心自己的女儿般,我对她也是无话不谈,没有秘密,甚至比和自己的母亲还亲。
我在甘老师病情危急的时候跟她说:老师,我的书快出版了,你一定要好好健康地活着,你才看得到。“她生前细细看过我的第一到第九本书,就在我即将出版第十本书之前的几周过世了,来不及看到我以后的每一本书,但我仍然持续书写,边写边念给老师听。在老师过世后没多久,老师曾托梦给师丈,大声地要他把她的老花眼镜放到灵前,因为她要看我刚出版的书、我刚登在报上的文章,等到师丈在祭台上放了她的眼镜后,她就从此安静安息了。
老实说,如果你们问我写书是为了什么,我必须说,其实我是写给老师看的,因为有一次我跟她抱怨:“老师,我不知道我写书有没有人看,我好像在写没人会打开的书。”她说:“不会呀,你写的书老师都有看,而且是每个字都看,所以你要继续写,只是老师的眼睛越来越不行了,以后可不可以请出版社字把字放大一点?”她到去世之前都是我忠实的读者,只要求我把字放大一点。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是我在台湾的第十六本书,也是在大陆的第三本书,我照例会替老师留一本,无论她现在人在哪里,她永远都是我最重要的家人、最敬爱的老师、最强大的支持、最珍视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