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频北京日记:李姥姥逛潘家園(照片7张)

(2007-10-28 01:48:08)
标签:

李欣频

北京

分类: 欣频的北京日记
    之前在台灣電視上看到潘家園的介紹,就已經把這裡列為來北京第一要去的地方,一方面是想看看久違的舊貨舊骨董(在剛出版的<誠品副作用>上第一篇,就是在談舊貨情),一方面也想幫北京的小窩添一些有靈性的物品,所以早上忙完2007-2008年出版進度表,以及我的官網、博客事宜後,就狠下心來放下手邊的工作,與兩位北大同學一起去潘家園冒險(我們三位都是第一次逛潘家園)。
    坐了快一小時的車,今天的暖陽很舒服,沿路同學之間熱烈地聊學校、聊台灣、聊生活,我則是很慵懶地斜躺在椅子上偶爾插幾句話,自己早已進入一種即將”轉世”的狀態,轉到另一個時空的錯覺。
    到了潘家園附近大塞車,出租車師傅建議我們下車走五十米就到,等我一看到門口一排的紅椅人力車,就知道潘家園到了。一進去我就完全變了一個人,像是個返老還童的李姥姥逛大觀園似地,整個潘家園無數件老物品,讓我完全處在三心四意的雀躍情緒中,那種找到自己前世遺物的感覺又回來了,不過有很多東西是我之前在上海、香港骨董街就看過的,所以驚喜感就沒那麼強,但基本上還是很開心的。
    當然還是看到不少很想買的:像古鐘、白玉印、經絡木人、大院燈籠、雲南衣冠……我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還價要從一折開始,不過每次一說了這樣的價錢,下場都是:「那你找別家去吧,沒這價的」,然後我也沒臉再回去加價了,反正潘家園離我五十分鐘車程,隨時想來東西也跑不掉,因為同款的物品很多,絕大多是膺品,所以也就不著急。
    到了快五點就已經走得累極了,加上中午忙到沒時間吃飯,所以匆匆拉同學上車直奔我家附近,也就是昨天才吃過的時尚台菜餐廳,這一回同學們點了萬巒豬腳、客家小炒、薑汁大腸、珍珠奶茶、小圓子紅豆湯、刨冰……都是我平常沒點過的。
    幾個台灣同學開始聊起大陸與台灣生活、價值觀的異同,也分享了一些適應之道,不過基本上我們都對在北京的求學生活感到新鮮與新奇,我也算是快速適應了,包括人、天氣、步調,在北京的每天,就像是台北的一個月似地豐富,每天都在認識新的人、新的事物,每分每秒都在探險與發現。

 
一排鮮紅的人力車讓我瞬間進入另一個時空
 
 欣频北京日记:李姥姥逛潘家園(照片7张)
 
真美的撣塵棒掛成一排像是給巨人用的毛筆
 
 欣频北京日记:李姥姥逛潘家園(照片7张)
 
很久沒逛骨董市場了,現在再逛還是一樣很血脈噴張
 
欣频北京日记:李姥姥逛潘家園(照片7张) 
 
對中醫經絡有興趣的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木製的.
要不是因為北京住處太小.要不然.一定會想辦法買回家
 
欣频北京日记:李姥姥逛潘家園(照片7张)
 
古老的潘家園裡一個跳調的現代機械玩具攤
 
欣频北京日记:李姥姥逛潘家園(照片7张)
 
一眼看上中間這只銅綠古鐘.開價兩百我還價八十.老闆二話不說就把門關了不理我
 
欣频北京日记:李姥姥逛潘家園(照片7张)
 
我在臺北的家,裝滿從世界各地淘囬來的寶貝。自由时报采访的家居照。
 

欣频北京日记:李姥姥逛潘家園(照片7张)

 


 
之前我在戀物百科全書》逛骨董街,尋找自己的前世遺物這篇中提過:「我雖然不是有錢的收藏家,但我想我有好幾個前世一定還是個中國人,否則怎麼會一到香港或是上海的骨董街,就像失心瘋似的,對很多老東西止不住地愛不釋手,甚至還有似曾相識的莫名傷感?我對"必須排成一句正確的詩句才能開啟的古鎖"很有感覺,會有那種曾被鎖在深閨大院裡的畫面在腦海中浮現;我對三層高的木雕花式鳥籠,感嘆家道中落、鳥飛人事也已非的悲涼;我對各式鴉片槍、水煙槍、鼻煙壺的迷戀,讓我不得不相信以前的我,一定有著戒不掉的墮落和煙癮;我對老的木刻首飾盒目不轉睛,老闆以為我在辨認什麼自己失落的傳家之寶;我對羅盤、八卦鏡也很有興趣,宛如我是個在找以前法器法力的風水師投胎,那個寫滿了【財木星:貪狼王進財、營永自然來、此物何處取、必得外人財】、【病土星:巨門多孝服、游蕩走他鄉、疾病退田宅、淫亂招災殃】、【離土星:祿存人多狼、別離又不祥、夫妻不相遇、男女離家鄉】、【義水星:文曲星目隹臨、世代近君王、其家多富貴、輩輩有名揚】、【官金星:喜逢武曲星、其家有餘榮、五音田財進、世代顯美名】、【劫火星:得過廉貞星、官事退圓林、劫財身孤寡、橫禍不佳逢】、【害火星:建門逢破軍、家中出橫人、田宅多破財、瘟病不離門】、【吉金星:輔問是高桀、金錢積滿門、五音田宅廣、百年永昌榮】的風水建築專用尺,每一段句子,吉利的可以拿來做房地產文宣,不吉利的可以拿去詛咒仇人一家……讓一向迷信風水、搬家要看日子、安床位要看時辰的我,一次扛一雙回家當鎮家之寶;我對有文字的東西一向沒有抵抗力,這組我從香港赤柱扛回來、重達十多公斤的童男童女道德經書鎮,更是在我客廳的電視機兩旁,炫耀著我很有份量的書香氣質;我對那種量度中藥材的古秤、藥櫃也愛不釋手,或許是因為這輩子想當中醫師的情結轉移吧------總之,在中國各地的骨董街裡,找尋自己前世遺物的經驗,真的很詭異。中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是可以賣很多錢的,那些已經標好價、已經被商品化的古鐘、古碗、花瓶、瓷器、老照片、明信片、舊地契、繡花鞋、毛語錄…….琳瑯滿目,很容易見一個愛一個。所以提醒你,在這滿坑滿谷會勾起你古老回憶的誘惑面前,要狠絕割愛、心一橫地當刻放下,否則你得學會大刀闊斧的殺價功夫,才能用暗爽的不敗家價錢,幫自己的房子做人間四月天式的文藝復興!」,但這次逛北京潘家園,已經距離上次逛骨董街相隔有五、六年之久了。
 
註: <戀物百科全書>是一本紀錄我旅行三十七個國家的收藏品,預計2008年春天會出簡體字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