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昔日的女儿国---库车城

(2008-07-12 15:46:33)
标签:

杂谈

   库车,维吾尔语念Kuqa,有悠久、长久之意。是一块美丽富饶的绿洲,地处巍巍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古称龟兹,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是西域文明的荟萃之地。秦汉时期的龟兹包括今天的新和、沙雅、拜城等县,至魏晋、隋唐时龟兹国的疆域扩展至温宿、阿克苏、阿瓦提、乌什、阿合奇、柯坪、轮台等县市,是管辖范围最大的时期,也是龟兹国发展最强盛的时期,汉之西域都护府,唐之安西都护府及龟兹都督府均曾设于此。

                                         
库车城

   
    以前从没到过新疆,对新疆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第一次听说库车,是跟《西游记》里的女儿国联系在一起的,刚到库车时,我就以为库车就是原来女儿国的所在,来到这个城市,只觉得这是个很普通的县城,并没有库尔勒的城市风貌,没有高楼大厦,一般的楼房也就五、六楼层高,在进入城中心的街道两旁,多是极普通的平房,进入城区后,街两旁修剪整齐的树,让人清楚已经进城了,在城中心的建筑也没有什么高楼,一般的商业建筑多为三、四层楼高,唯一醒目的现代建筑是正在建设中的库车国际饭店,有十二层高,还在后期的装修中,还没投入使用。
    来到库车的城中心,就会渐渐感觉到库车这个城市的特有韵味了,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库车有独特的风格,绝不跟其它千篇一律的城市一样,走在城中心的商业步行街上,看到的房屋是伊斯兰风格的建筑,金色的圆顶塔楼,粉色的尖顶钟楼,许多的房屋上都装饰有金色的月亮和星星,虽然大多数的招牌都写的是中文,但也有少数的写着维文,让人相信这不是普通的内地县城。
    库车有两个有名的大商场,这是按照中国许多城市的商场模式修建的,一个是新世纪商场(亿家超市),一个是金桥商场,这两个商场都有较大的超市,里面日常生活用品是最齐全的,也是客人最多的商场,里面的服务员有汉族,也有维吾尔族,但都能说普通话。这让人在这里生活不会感觉不方便,但库车有专门的维吾尔族超市,里面可以买到维族用品,里面的服务员也基本是维族人,一般光顾的也多是维族同胞。
    走在库车的大街上,尤其是在晚上,你会强烈地感到自己身在异乡,因为身边来来往往的绝大部分是维族同胞,他们三三两两地走过,交谈着,可你听到的纯粹是叽哩咕呶的外语,对于我来说比出国还难,因为英语我还能听懂,可维语真是一句也不会呀,大街上飘荡着维族音乐,异域风情让人陶醉。
    我好想要买一张维族音乐的光碟,就进了维族超市,心想在这里应该能买到,可问过服务员后得知这里不卖光碟,我就向服务员打听他们维族光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可连比带划用普通话问了三四个服务员他们也不能给我说清楚,最后是请来了商场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一个漂亮的维族姑娘,可普通话说得挺好,总算她明白了我的意图,然后告诉我,出了商场左拐直直地走两百米,就可以买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按照她说的走过去,果然找到了一家维族音响制品商店。
    音像店里面有一个维族大叔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店里陈列的全是维族音乐制品,有CD、VCD,也有磁带,我一时眼花缭乱,不知该选那盘CD才好,维族小姑娘过来打招呼,用卷舌音很重的普通话问我需要什么,我只好告诉她,我想买CD,想有维族音乐特色的,她指给我看架上全是,我看了,有点傻眼了,光碟上只有封面上有几个汉字,里面的歌曲名就全是维文了,我不知从何下手,只好问小姑娘,能不能听听,她点点头,很麻利的拆去一张有着三个印度风格的维族美女封面光碟的玻璃纸,放进了机器里,一会儿就飘出了欢快的维族歌曲,我觉得还不错,就问她,还有没有男生唱的带点忧伤风格的歌曲,因为我在街上听到过这类很有味道的歌曲的,她又拆了好几张碟子,放出的音乐都不尽满意,一会儿功夫就拆了三四张碟子,小姑娘还是很热情,问我还需要什么,我心里不好意思,不知道他们这儿卖东西是不是象内地那样可以随挑随选的,心里惴惴不安,只好小心翼翼的说只要最先听的那盘,我想买的男声CD也就只好作罢。原以为买张CD是很容易的事,没想到还费了不少的周折,语言不通的确是有很多的不便,却也让人领略库车特有的异域风情。

 

                         库车的美女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一朵花”,在新疆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古代也有龟兹出美女的说法,走在库车的大街上,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花儿一样维族姑娘的海洋中,维语中“古丽”是姑娘的意思,也是花儿的意思。在夜色澜珊的库车大街上,若有若无地飘荡着或热情奔放或略带忧愁的维族音乐,眼睛里满是维族的美女和帅帅的小伙,不能不让人陶醉。

    库车维族女人的相貌有点象西亚阿拉伯人,但面部轮廓没有西亚人那么清晰,而是显得柔和得多,事实上,古代龟兹人是白色的雅利安人种,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古代龟兹人就开始跟内地人通婚,古龟兹女人从小就要用布条勒额头,因为当时美女的基本标准是有一个平平的额头。现在的库车人是古代龟兹人融和了其它民族血统的后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韵。  

    在今天城市日常生活中的维族姑娘并不穿民族服装,几乎都是着汉装,秋天的年轻姑娘们跟口内姑娘一样喜欢穿紧身的牛仔裤,上身着色彩鲜艳的T恤,大婶们喜欢穿长及脚背的半身长裙,上面穿着西装或毛衣,唯一跟内地人不一样的是几乎所有的维族女人都会戴着头巾,在夏末秋初的日子里,不管是姑娘、大婶还是未成年的小古丽(意为小姑娘),都会戴着头巾,花色是五彩缤纷,各不一样,有鲜艳的,素色的,也有极具民族特色的,在秋天里大多是丝巾,这是除了相貌特点之外,维吾尔族女人在城市里保留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特点,头巾在她们头上是那么的协调而好看,仿佛头巾是她们身体的一部分,曾经跟几位大姐上街购物,来到维族服饰商店,对维族的头巾也想试试,让其中一位挺漂亮的同行姐姐来试,可戴在我们的头上就不是那么协调了,另一位幽默的姐姐说“维族女人戴起来那么好看,怎么我们戴着像老电影《地道战》里进村偷地雷的?”,让大家忍俊不禁......

   维族姑娘不仅漂亮,而且待人和蔼,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位美丽的“古丽”,你很友好地对她说:“亚克西,你很漂亮。”如果她能听懂汉语(现在的年轻姑娘,大都接受过汉语教育),她会很友好地谢谢你,也会很大方的接受你要为她拍照的请求,曾经在公共汽车上遇见一位身材瘦削的漂亮姑娘,也曾经在商店里碰到一位美丽的极具西亚风格的美女,让人赏心悦目而感叹造物的神奇魅力!!

 http://www.cnnb.com.cn/new-gb/pic/0/00/40/12/401212_698290.jpg

              龟兹古渡头的巴扎

 

    新疆的巴扎有点象口内地方上的赶集,在当地民间约定的时间,人们就把要卖的东西弄到集市上去卖,也可以在集市上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库车呆的时间挺长的,一直听说每周末在龟兹古渡口有大巴扎,因此选了一个周六专门去赶巴扎。

    龟兹古渡口在库车的老城那边,离我住的地方有点远,出了门,在街的对面坐二路公共汽车,库车的公共汽车也有民族特点,一上车就看见在驾驶台的上方有一个横幅“欢迎乘坐民族团结二路车”,车窗上都挂着很有维族风味图案的白色纱帘,驾驶员和售票员都是维族人,车上的乘客也大多是维族同胞,每到一站售票员就用维语招呼人们上下车,在我来说是听得一头雾水,不过用普通话告诉售票员你的目的地,她能听懂,也能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跟你作简单的交流。二路车是到城中心的,到了那儿还要转三路公共汽车,三路公共汽车是通往老城的公交车,而老城是维族人聚居的地方,因此在三路车上几乎都是维族人。

    

    在渡口下车时,迎面看见都是一座桥,桥的这一面写着“团结新桥”,在老城那一面用汉文和维文写着“龟兹古渡口”,在桥的下面是几近干涸的河道,有稀稀落落的几辆毛驴车在那儿,没有在旅游宣传画上所描述的全是毛驴车的壮观场面,也许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周末,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吧。这就是龟兹古渡口了,这个渡口也许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了,古往今来,龟兹是古丝路上的商业重镇,曾经有多少商人巨贾们在这里盘桓、逗留,曾经是多么繁荣昌盛的景象,我仿佛能听见人来人往中的喧闹、遥远的驼玲、渐行渐远的马啼声......,现实的汽车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现在看来,龟兹古渡口还保持着古朴的风貌,似乎没有被现代文明的浪潮冲击多少,可历史长河的冲刷却使现在的龟兹古渡口或多或少的透着一种衰落,在告诉人们随着时光的流逝,龟兹离现代越来越遥远而古旧,龟兹古渡口也将成为一种符号让人们追忆历史......

而在桥的上面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人流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来来往往,热闹不已,维族同胞们大多一家子坐着毛驴车来赶巴扎,条件好的就换上了三轮摩托车。卖的多是当地的特色水果或干果、坚果,在这里我吃到了好些从没见过的水果,有蟠桃、新鲜的无花果、加丝瓜;葡萄那就不用说了,色彩缤纷,有青白色的、粉红的、玫瑰红色的甚至紫黑色的;哈密瓜更是满大街都是,就象我们内地的青菜罗卜一样。蟠桃外观色泽象桃,吃起来也象桃,很甜,只是扁扁的,个也不是很大,我想这大概就是孙悟空当年偷的蟠桃了吧。无花果跟我在内地见到的完全不一样,是青色的,也是扁扁的,里面有很多的籽,非常的甜,我在内地看到的新鲜无花果是带紫红色的,形状有点象蒜头,也没有这里的大。加丝瓜形状象哈密瓜,但味道不一样。这里的黑布李每公斤只要两元—四元,是内地价格的五分之一,这里的水果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太甜!现在想起那里的水果都让人馋......,新疆最有名的坚果应该是八达姆,这里的干果除了葡萄干,还有大白杏、小白杏、乌梅,大小杏仁、开心果、核桃也非常的好。

    在巴扎上还有卖地毯的、羊肉串、馕饼的以及维族生活用品的,让人眼花缭乱,但都是维族人的生活必须品,这样的巴扎是维族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普通而地道,不象乌鲁木齐二道桥的大巴扎,旅游和商业气息非常的浓厚,却少了本乡本土的乡土气息。

             

                苏巴什佛寺遗址

 

 

     在一个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的下午,去了苏巴什佛寺遗址。苏巴什佛寺又称“昭怙厘佛寺”,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0多公里的确尔达格山南麓,车子从县城去要不了多少时间,据说建于(公元四世纪-十世纪),是新疆地区目前最大的佛寺遗址。库车县城位于盆地边缘,远远的看见了山脉,可车子却要跑上好一阵子,山离我们越来越近,公路顺着一条河流,对着一个山口直直延伸过去,朋友对我说:“看见山脚边的黄土堆没有?那就是苏巴什佛寺”我只能在一片青色中隐隐看见点点黄色,那条河流从山谷中穿行出来,河两边的山脚都能看见零零星星的黄土堆,河流把佛寺从中间分开,形成了东西两部分。

      别人说苏巴什佛寺就是《西游记》里女儿国所在的地方,唐玄藏当年取经路过这里,曾在此讲经布道两个月,这让人充满期待,想来看个究竟,当我站在铜厂河的佛寺前的时候,不由得不惊讶这座佛寺的规模,这里更象是一座城堡,佛寺中间已被河流、河堤和公路隔断,相隔较远,东西两寺是遥相对望,寺内有佛塔、庙宇、房舍以及佛洞。据说苏巴什佛寺是古龟兹国的佛教中心,总面积有18万平方米,如果这里当年真是一座佛寺,可以想象那会是何等的昌盛繁荣景象,佛法兴胜,佛教文化的影响将是何等的深远。如果说这里当年真是女儿国的所在,我想也似乎合乎情理,因为这里的建筑规模真的可以比得上一座城池。只是现在映入眼中的是一片残垣断壁,一片孤寂和荒芜,昔日用土坯建成的佛塔、房舍、殿堂、洞窟在时间和自然的洗涤下已变得残破不堪,只是在残旧中,可以看到点滴当年建筑工艺的精美,让人遐想这里曾经历经了怎样的岁月沧桑,让人感叹时光荏苒,这些被大自然侵蚀的废墟默默的伫立在那里,向人们静静的诉说着逝去的辉煌和兴盛.

     苏巴什佛寺处于南天山山脉的山麓地带,坡上长了许多的绿色的藤曼植物,朋友告诉我这是野西瓜,维族人用来作药,据说可以治风湿病,我没有看见果实,只有被采摘后留下的藤。站在坡上,回头望去,远远看见库车城,那是一片绿洲,灿烂阳光下,天蓝蓝,云悠悠,风凄凄,狂风呜呜的咆哮着,让人恍惚,在冥想中,仿佛感觉到当年寺内佛灯长明,钟鼓悠扬,香火缭绕的景象,可现实的一切是那么的荒凉,荒凉而孤寂,没有边关的硝烟,也没有诵经的喧哗,只有一堆堆黄土和断墙,我想在夜晚清冷的月光下,将是更加孤冷的景象。光阴流逝,现在的苏巴什佛寺只是一个遗址,一个记录历史的符号,至于女儿国也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