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有意思的是,近几年比较激烈的PK战,多发生在新兴品牌/企业之间。大抵是市场有限,必须抢一杯羹。或是同为新晋品牌,借机吸引眼球,以做大蛋糕。孰对孰错,难以分辨。商战中,究竟是“零和”还是“共赢”?
滴滴VS快滴
发生在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战争,说是“2014第一战”也未尝不可,一来两家的竞争从年初便开始进行,至年末更有滴滴专车的推出;二来竞争牵扯阿里、腾讯等巨头,以及线下支付之争、O2O入口之争;三来双方各自日均烧钱过亿,竞争惊人。到了年底,在滴滴获得7亿美元融资后,竞争达到白热化,除了比拼烧钱之外,滴滴甚至模仿去年的加多宝,发布了一系列的“对不起”广告。

陌陌VS微聚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社交应用层出不穷,随着参与者多了,难免有地盘之争。先是易信在报刊上犀利吐槽微信朋友圈,随后陌陌也在报刊上推出为自己洗白的“正名海报”,紧接着同样主推陌生人交友的微聚包下大幅报纸版面,借着“洗白”陌陌的油头,实则打出“向陌陌致敬,你可以安心下岗了”的标语来“欢送”陌陌。在海报里,微聚从自身的产品模式、用户群体、约会效率、成功机率、活动特色等角度,来树立差异化的产品特性和品牌宣传策略,收官海报画使用蜗牛暗喻了陌陌社交的效率低下!不留情面的直戳陌陌弱点。

小米VS魅族
年初,魅族创始人黄章高调宣布复出,并表示,自己的复出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除了小米手机,还有更好用的魅族手机可选择。”话锋直指小米。此后,魅族与小米开始在营销动作上针锋相对,从产品竞相降价,再到小米换魅族,火药味十足。甚至,双方的PK从线上蔓延至线下,广告都出现在同一部电梯里,小米打着“直降300元”的口号,而魅族打出“就是贵一点,不止好一点”回应的口号。实际上,早在MX2发布时,魅族打出“你敢不敢追求极致”的口号在先,随后在小米发布2S时,小米有意的打出了“极致,与生俱来”,暗地里与魅族较劲。

京东、天猫、苏宁“双十一”PK
从淘宝最早的5000万元当日成交额到今年的571亿,“双十一”的价值水涨船高。10月16日,阿里巴巴发出通告,称已注册“双十一”商标。对此,京东、苏宁等竞争对手并不服气,先发出声明批驳,继而发起广告攻势,明着推广自家商品,暗地里却是嘲讽淘宝“假货泛滥”等弊病。可能是同行反应太过激烈,阿里巴巴表示,“双十一”是所有电商生态体系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共同节日。

王老吉VS加多宝
12月19日,加多宝与广药红罐包装装潢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红罐凉茶装潢所有权归属于知名商品王老吉。对此结果,加多宝并不服气,在微博上表示将上诉,并迅速在线上线下发起一波广告公关攻势,包括在报纸上发布整版广告“做凉茶世界第一,打官司倒数第一”;以及在官微上发布一系列#你行我行体#海报。后者迅速在网上发酵,引发众多品牌效仿。胜诉的王老吉则在微博上称“依法治国,力挺正义!保护民族品牌,实现中国梦!红罐装潢只属于王老吉!”随即发起“过吉祥年喝王老吉”活动,推出新包装吉祥罐,间或劝一句对手:“为了当影帝,你也蛮拼的。别再闹腾了,来罐王老吉消消火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