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就医宝典(三)
(2022-03-30 10:26:26)一、关于14天住院
《当你老了——我陪老伴的求医经历》谈到在大医院住院14天后让出院或转院,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重病缠身的人。问医生为什么?往往用医保规定来搪塞。
问医保管理部门,他们又会回答医保并没有这个规定,住多少天由医院根据病情决定。
凭心而论医保并没有住院限14天的硬性规定,为什么医生往往拿医保规定来说事呢?如果想把这事分析透彻再来三篇也写不完,一言以蔽之:控费需要。当然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主要收治疑难危重病患者,全国的病人都往这跑,不加快病床周转,入院难看病难更无法解决。
上级管理部门对医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几十个指标上,诸如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病床周转率等等。假如三甲医院平均住院日是14天,有的医院是14天以上,明显不合格,关键是这个指标不合格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许多种指标都不合格。平均住院日多了,床位周转率必然低,平均住院费用必然高,病人自费也会高,医院总的费用都会高。一家医院想要合格,必然把指标分配到各科室,大医院,尤其是知名的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为了收治更多的病人,只能加快周转,所以这样的医院住进去不要指望能多住几日。手术后或急性病好转,需要继续住院,赶紧联系下一家医院,二级医院或一级医院床位比较好找,住院日子也可稍多一些。
二、老年人要尽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包罗万象,唱歌,抖音,购物,社交,无所不能,尤其现在健康码行程码没有手机寸步难行。老年人要尽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孩子不在身边或不方便陪同,预约挂号、打车等都可在手机上完成。北京的大医院人山人海,如果排队那长长的队伍让人心烦意乱,在自助机上挂号或交费不消三两分钟就可完成。
三、该花的钱不要心疼
《当》文写道,老作家为了老伴转院、手术、康复、找养老院东奔西跑,拖着疲惫的身体一趟趟赶往公交车站—为了省钱。老人身患多种重疾会花很多钱,尽管有医保报销,自费肯定是不小的数目。看到这里,一方面同情她一方面大叫糊涂。老两口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收入不菲,有钱这时不花更待何时?你再病倒了,老伴无人照料,岂不更糟。年纪大了,身边无人,外出一定要打车,那点交通费九牛一毛,关键时候,人命关天,该花的钱不能省。
看病难,看病贵是永恒的难题,老年人是一台磨损了多年的机器,难免生病长灾,我们寄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多建些医养结合的老年社区,既,看病医保可报销,没有时间限制,同时又有较舒适健全的养老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