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来说一个经营分析的问题——综合成本率

(2008-04-26 00:12:22)
标签:

杂谈

    在上一篇经营分析的文章中,有提到一个概念就是综合赔付率。当时,仅仅指出了综合赔付率的分母是净已赚保费。现在来重点分析一下,这3个概念: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
当然,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而这三者是保险公司实际运营成本和赔付成本的发生值,换句话说,是真是的财务概念。而并非满期赔付率和历年制赔付率,是企划或者是经营品质分析的概念。
 

    此三者的共同点,同时也是与历年制赔付率和满期赔付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计算公式的分母是以已赚保费而不是净保费为基础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考虑到了再保分出和准备金提取。具体公式为:已赚保费=自留保费(财务签单-分出保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净提转差)-长期责任准备金(净提转差)。而历年制赔付率的分母为:当期净保费+期初未满期保费-期末未满期保费。当然,两者相比较并不能一定得出前者比后者小。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业务机构的业务都大比例分出的话,那么其已赚保费占整体保费的比例将非常小。理论上说,分出的多,则发生赔案后摊回的也多。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到保险的大数法则,基数越大,则因若干个大案而导致的赔付率波动异常的可能性也就越小。需要说明的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也完全有可能出现负值,比如此业务机构今年保费规模小于去年,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就会出现负值。

 

    综合赔付率的分子:综合赔款= 已决赔款-摊回分保赔款-追偿款收入+未决赔款准备金(净提转差)+IBNR-未决预摊回

    这里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未决赔款准备金可能出现负数,其一般情况为今年未决赔款小于去年导致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扣减后的净提转差成为负数。

    IBNR为已发生未报案责任准备金,此准备金一般在出现大案时提取,如今年年初的雪灾,或者夏天的台风。这样的灾害出现后,各家保险公司都会即时地提取较高的IBNR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集中报案。而一般情况下IBNR的数值不会太大。

 

    综合费用率的分子:综合费用=手续费支出+预提手续费-分保摊回费用+税金+保障基金-DAC提转差+坏账准备金+支公司和分公司各项分摊费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业务迅猛发展,则预提手续费比例也会相应增加。如果一个业务机构07年业务大幅发展,而08年速度放缓,则08年的预提手续费也有可能因为期初数大于期末数而成为负值。

    而如果一个机构的业务大比例分出的话,那么每年初的分保摊回费用也会非常的可观,甚至导致整个综合费用率为负,进而甚者导致整个综合成本率为负数。

    税金是固定的,为5.5%,如果是回分业务,则这部分的税金是由回分公司承担的。

    DAC提转差为递延保单获取成本提转差,含义为每张保单都有自己的获取成本,而保单的获取成本往往会主要发生的期初,因此需要把这个费用中的一部分进行递延。才使得财务数据更加稳定。而DAC提取比例一旦提高,就等于更多的获取成本被递延,那么该保单期初时的综合费用就会下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