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脑海里的画面
(2012-06-24 21:18:52)
标签:
屈原端午节精神性疾病豌豆顶大 |
分类: 小超的涂鸦 |
打开电视到处都是过端午节的画面,各种各样的粽子见识了不少,如今都买现成的,自己制作的乐趣省了。我端午节例行体检完,煮一锅速冻粽子吃了就算过了。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前几天就激动起来了,到沟里採粽叶,採艾草,端午节豌豆刚好成熟了。那一个画面一直定格在我记忆里,下午我和弟弟摘豌豆,外婆和妈妈在家包粽子。我偷偷跑回家学习包粽子。傍晚,家里煮豌豆和煮粽子。我们在小院子里等待,听妈妈讲屈原的故事,一股粽子的香味扑鼻而来。煮粽子一定要掌握火候,粽子没有想象中的好吃,但那股粽子的香味却久久不能忘怀,好不容易粽子煮好了,妈妈就让我给左邻右舍送去,大家一块分享。那个时间点,家家户户都煮粽子,大家都选择分享。各有各的风味。大家都享受着分享的快乐。。。。。。。
现在,人们都没有分享的习惯,大家都不认识。顶大打个招呼,都不知道其名。粽子也没有了粽香味。好像是例行吃粽子,也不讲屈原的故事了,因为孩子老早就知道了。也没有必要了。记得我那时反反复复问妈妈,屈原不能不投江自杀,为什么要选择投江。人为什么要自杀?问烦了妈妈就举起来擀面杖。
人为什么要自杀,到如今我也整不明白。现代人把自杀归类成一种时髦病,叫抑郁病,是一种精神性疾病。古人自杀未免是抑郁,有时候为了一种追求,一种气节。
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自杀留给亲人的是永久的痛,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而粽子就是这种痛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