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中的鳗鱼效应

(2010-11-10 23:18:06)
标签:

沙丁鱼

鳗鱼效应

鲇鱼效应

竞争

杂谈

分类: 我的职场感悟

                文/雪花屹立

今年,化学合成部门的整体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低分子原料车间从夏天开始改头换面了,车间的设备全都换成了现代化机械设施,生产量比以前加大了好几倍。在进行作业时,为了尽快适应公司发展的步伐及部门生产的需要,我们必须潜心学习新设备的利用,不断探索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积累新经验。

 近年,我们部门连续增加了很多年轻的新同事,他们富有朝气的气息,给大家带来很多感染力,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知识,和新压力。为了跟上部门工作的新需求,我丝毫不敢怠慢,尽最大努力虚心学习,努力工作,竭力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以便更好的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其实,大家都想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工作,力求在工作岗位一分钟,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但是,有些时候,我真的感觉到了新的压力……由此,我联想到了“鳗鱼效应”……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海岸都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然而,有一条鱼船却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死鱼贵出好几倍。
   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 
   后来,人们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与此相似,日本也有一个渔夫故事。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奇怪的是,返回岸边之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而其他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怎样对待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是死的。 
   由于鲜活的鳗鱼要比冷冻的鳗鱼贵出一倍,所以没几年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事情,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原来,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 
   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了名的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一仓死气沉沉的鳗鱼被全部激活了。 这就是“鲇鱼效应”的由来。

“鲇鱼效应”告诉我们,竞争真的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活力。这在我们部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坦白的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有压力、更有快乐。

但愿这种鳗鱼效应,不仅对我,也能对所有同仁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更大的工作效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