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的代价
(2009-10-05 10:11:11)
标签:
我的家庭纺纺织厂老妈和大姐情感 |
分类: 岁月积累论坛 |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书,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写下来,其实每个人都有磨难与精彩,重要的是度过的过程。偶尔抒发一下,仿佛有种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奔跑的情怀,行文虽没大师的技巧,但是抒情与回眸一下过往的日子,仿佛有种置身于家乡茂密的丛林中玩耍的境界。
一个顽皮的孩子,从小像个散养的鸽子,小时候,看别人学习,她却偶尔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溜到到课桌下玩毛片(搜集的各种火柴盒的图片),小同学学习,她却经常把小人书夹在课本里偷看,不到晚间睡觉,她会和玩伴满街跑跳。初中时还经常和同学合计好了,偷摘学校种植的果子吃(一个人开窗站在教室桌子上,一个极准的飞子打在压满果子的树枝上,一个在外面偷着猫腰拾唏哩哗啦掉下来的果子,然后跑到一边角落里分吃)。淑女行的女孩子仿佛只是个外表,她骨子里流的都是男孩子的顽皮与任性。
高中不听父母的忠告,背地去偷偷的考招工。当时80年代,非农业人口比较吃香,招工考试只要两门主课过关既可以安排就业。两门主课我记得当时才考了90分,还是算过了。于是被按照待业青年安置,到纺织厂工作。一张纺织厂录取通知,把父亲气的摔下碗筷,职责我不求上进,父亲说“你大姐,大哥们上学时,我冤打成右派,他们那个时候想读书都没条件,现在我虽老了,但是我有能力让你上学,你不学习,后悔的日子在后头。”母亲也拉长了脸,告诫我世上可是没有后悔药可吃。。
当时看见理科课本就头疼的我,感觉退学上班真好。进入工厂的第一天,还是父亲无奈下我送到车站。上班第一天对我是全新感觉,半夜一声“胖丫起来,12点了,你要去接班”。听到宿舍大姐叫我,我一骨碌从上铺爬下来,迷迷糊糊的到了精纺车间。几百台纺织车,正在纺织呢子,是做大衣的一种将军呢料。飞梭不停,人不停,纺车前要来后走动才能看好是否有脱线拉套什么的。这就是人常说的纺织女工们忙碌的身影,快满18岁的我也加入了她们的队伍。
带着眼镜的我,低下头还是看不清梭子上的线,夜里灯光仿佛对镜片有些折射,纺车一下子卡住了线梭子,呢子料脱套了,一根根的细线,要一根根的接上,我手指拿着线头打结,眼睛却不听使唤,困得要命。从学校出来前,我就是不学习型的,上课老听课不集中,作业感觉特别难,从不为学习熬过夜。当时知道,非农业的孩子都会安排工作,没必要去费劲考大学。但是我也不想当工人,可学习上不去也没辙。既然成了工人就努力干吧,有了工资至少以后就不用父母在负担我了,家里孩子多负担多,少一个是一个。那个时候我记得一个月的全额工资是80元。
一个月坚持下来我人瘦了一圈,往日人见人叫的胖丫,有些熬不住了。但是脸蛋还是圆圆的,像个顽童。打过退堂鼓,但是怕回去上学跟不上,只好坚持了。我师傅是个好女人,她对我非常好,看我比其他徒弟都手快,特喜爱我。没几天我就能不用她帮助,单独看纺车了,当时我那个自豪的劲头,就别提多高兴了,仿佛已经拿到工资似的,天天不用看书学习能有机会上班,当时美的真是屁颠屁颠的。
一个叫马栓的电工,看我长的模样像个小孩子,就常过来帮忙,有时看我夜班困了,还过来和我搭讪。就在我一个休息班时,我却听说马栓突然被昨晚纺车漏电击死了。而且是趴在我旁边的一台纺车下死的,出事时他可能是因为没穿防电胶鞋。马栓是我来到纺织厂后,唯一一个老过来帮我忙的热心人,而且和蔼可亲。样子也就比我大3--4岁吧,具体的我也没问过,但只感觉他挺帅的,而且还知道他马上要结婚了,而且定好了日子。
一个刚出校门的懵懂孩子,被这突然的事故吓坏了。一个昨日还活生生站在我眼前的人,今天就死了,我吓哭了。后悔不听父母的话,不在校完成学业,即便我家姊妹多,我也是行小了,当时即便家里不是很富裕,但父母还是不希望我这么早辍学,有小生意可作,家里生活是没问题的。但我学习不是优秀的,就想逃学,也想减轻父母一些负担。
我趴在纺织厂的宿舍床边哭了,害怕,胆怯一并袭来。记得当时那是个国企型的纺织厂吧,由于管理漏洞,厂里经常出事故,一个孕妇上班织布时,也被飞梭出来给打回了老家。我听说后真的想不干了,但是我不敢回家怕挨骂。后来就硬着头皮坚持着,终于有一天,老父亲来看我,我就像孩子一样抱住父亲的一只胳膊哭哭啼啼。
从那一天起,我也带着行李跟着父亲回家了。
父亲坚持安排我到离镇上50多里外的一个学校去补习,那里离四姐上班的粮库比较近,但是我只去了一个星期,就偷偷的背着四姐监督的视线,把行李运到车上打道回府。原因是由于丢下的功课很多,我根本就无法跟上功课,本来以前的基础就没打好,我没有信心能考上转年的技校。当我吭哧着扛着行李回家时,父母正吃早饭,母亲看到我后一句话也没说,父亲叹口气,只告诉我一句“你以后不要后悔”。
于是,我踏上了打工的路,来到了天津。打了2年半工,后来为了把户口调到天津,安排正式工作,我又一次回到家乡纺织厂办手续。认识的很多纺织厂的同事,在原单位都给分了房子成了家(两正两倒的平房)。我感觉他们过得都很安逸,至少比我漂泊出去有安定感。也许我那个时候,应该坚持下去,总之一切都无法挽回。
按照生活的基本规律和自然成长顺序,我在天津成了家。4年后,当我真正面对他背叛我的那一刻,我痛苦而又平静的宣告终止我们摇欲了4年的婚姻。原本就没有了解和爱做基础的婚姻彻底结束,仿佛是一场噩梦。
这一重大转折,是我成长阶段不成熟的惨痛代价,那年我28岁。
我剪开曾拥有的几张照片,带着伤痕累累的心,打个三轮带上宝贝女儿离开了不想回眸也无任何留恋的家。身无分文,房屋一间,但是我又一次不敢回家去见父母。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撕心裂肺,什么叫刻骨铭心,什么叫有家不能回,什么叫露宿街头,什么叫流落他乡,什么叫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的痛楚。
面对可爱幼小的女儿,我终于知道作为母亲必须肩负的责任。
现在想起来,那颗年轻的心,和年轻的岁月就这样付诸东流很多年,好个不值得。隐瞒了很久,一年以后,母亲终于得知我的遭遇。
我独居第二年,近70岁的母亲过来看我。那段时间,我总是心态调剂不好,心脏不好,还十二指肠溃疡,由此人变得到显得清秀苗条,但却带着病态。母亲在我身边的短短几个月,使我拥有了一段久违的亲情。我白日里在部队企业上班,孩子送去部队中班幼儿园,母亲有时给我在家做饭。有几次,我下班后回来看母亲三伏天还给我女儿赶着做冬日里的小棉衣,我当时感觉很对不起她老人家,(知道母亲要回承德)。
就在母亲那次回老家的早上,她流着泪,用苍白粗糙的手哆嗦着给女儿穿衣服,我知道母亲哭的是不放心我和孩子的生活。母亲嘱咐我不要给女儿委屈,对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要照顾好自己坚强的生活。我背过身去偷偷的泪流满面。
送走母亲,我一个人蹲在电线杆子下面,任由泪水模糊了我看车子远去的路线,萎缩一团。仿佛心都空了,感觉那个时候,我是那么的无人理解,那么孤苦伶仃的飘零在无人知道的小角落。
母亲回去后得了迷你而综合症,可能是因为我破碎婚姻之事着急而得。听说那次回老家后,母亲病了很久,这些年,每年也都犯病几次。病时就呕吐不止,天旋地转,要输液打针。因此母亲身边现在不能长时间没人照看。好的时候,她什么都能干,还能做简单的饭,还能绣花枕头呢!
我从一个不听话的孩童起,就老自作主张让她着急。后来我做了母亲,才知道有很多地方都一直愧对自己的母亲。
当时我租住的一间房子简陋无比;几个纸箱子装着衣服和用品,还有一张旧床。母亲来时每天都与我和女儿挤在一张床上,有时我睡觉抓着母亲的手,才感觉踏实一会。身边幼小的女儿,也和我一样置身与夏日炎炎,冬日拔凉的陋室。当时的那种孤独,无助,失败,落魄,无依无靠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能熬过那段日子,还有些不寒而栗。也就是从哪个时候起,我被迫变得成熟,也强迫自己必须真正变得坚强。
往事依稀,仿佛有时还在眼前,也许苦日子快熬过去了。女儿在我精心的养育下,终于快要长大了,在调教女儿成长的这10多年,我也跟着她学习着进步着,成长着,悔当初为什么不追求学业,而落得现在每日打工的劳苦命,看看多年抑郁劳累的我,已有了很多疾病,痛恨自己孩提时代不尊重父母的话。教诲女儿引以为鉴。
我的母亲,83岁的母亲,今年中秋节过后的今天也要来津过冬,很多年没来过了。这次母亲来,是我们大家庭会议后决定的。由大姐主要照顾母亲(她早就退休了),小哥负责2号回家去接母亲。今天下午母亲就能到北京小哥家,一两天后就会来天津久住一段了。我非常高兴,也仿佛有种等待着坐卧不安的感觉,老妈肯定老了许多吧。
今非昔比,转眼我都40岁了,孩子都高中二年级了。老妈这次来,不用在和我挤在一张床上了,而且只要她身体好,2年后,老母亲还能等着住上我的高层楼房。母亲也许还是记女儿小时候的模样清晰些,母亲80岁时,我曾带着女儿回去祝寿,那时由于孩子是初中阶段功课紧,只住了2天。
这次母亲来,我想我会一有空就好好照顾母亲陪着她。让她安心的度过这个冬天。母亲来后住大姐家,但有时大姐厂子忙,我会下班后去陪母亲,也打算今后的六日都陪着她,并且能带着她走走遛遛。让她晒晒太阳,感受这里秋日的空气,会把母亲当个老小孩照看。
也许这个即将到来的冬日,有母亲在身边我会感到温暖,但愿母亲健康,能上的来我租住的六楼小住几天。
春秋交替,浮华落尽,柳枝树干依然青翠,今天好一个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