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叶 SpaceEnd 五层重型避震板 重量级降临

标签:
避震板spaceend |
分类: 放大器/音箱/线材的评论 |
老叶精心打造的重型避震板终于出货了。重量级降临。12公斤一块的净重,搬起来真是要命。

SpaceEnd什么鬼?我这里再说一次,这是Ye Audio新注册的商标,是有商标证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因为Ye Audio这种是无法注册商标的,只能自己用用,不受保护,因此老叶同志花钱交保护费注册了一个受保护的SpaceEnd商标。
对发烧友来说,暂时SpaceEnd = Ye Audio。
暂时第一批出货的也只有45厘米X35厘米这个标准尺寸,厚度为25毫米。在定这个尺寸的时候是我提供的意见——我觉得之前日本Tiglon的中板尺寸45cm / 35cm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通用的,因此建议老叶把标准尺寸就定在45/35。大多数的标准宽度器材,宽度在42-43cm,放在宽度45cm的板子上,最为协调。

SpaceEnd什么鬼?我这里再说一次,这是Ye Audio新注册的商标,是有商标证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因为Ye Audio这种是无法注册商标的,只能自己用用,不受保护,因此老叶同志花钱交保护费注册了一个受保护的SpaceEnd商标。
对发烧友来说,暂时SpaceEnd = Ye Audio。
暂时第一批出货的也只有45厘米X35厘米这个标准尺寸,厚度为25毫米。在定这个尺寸的时候是我提供的意见——我觉得之前日本Tiglon的中板尺寸45cm / 35cm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通用的,因此建议老叶把标准尺寸就定在45/35。大多数的标准宽度器材,宽度在42-43cm,放在宽度45cm的板子上,最为协调。
这块避震板的结构是非常重料的——上下两层是很厚的优质不锈钢板(表面为碳纤维),周围一圈是实木的木框。两层不锈钢板之间是大量的避震珠。从避震结构上看,这块板其实和老叶之前的“大饼”非常像。只不过大饼采用了碳纤维的“边”,而避震板是木框,碳纤维用于表面装饰。
木框颜色分为红木、浅色枫木、黑色三种。下面是一台意大利AQUA最新的旗舰解码Formula xHD分别放在红木框的板和枫木框的板上。


木框颜色分为红木、浅色枫木、黑色三种。下面是一台意大利AQUA最新的旗舰解码Formula xHD分别放在红木框的板和枫木框的板上。


注意标着黑色的避震板并非全黑的木框,而是如图这种带黑纹的实木。
这就是老叶之前的作品——大饼。大饼的结构和用料非常类似现在的避震板——上下层是不锈钢,中间是大量的避震珠。“大饼”我试过垫放小型器材和书架喇叭,对效果觉得非常满意。


45cm的标准宽度有一个好处,如果用来摆放较为小型的器材,可以并排摆放两件。如图。左边是艾诗的蓝牙界面,右边是Lavry解码。35cm的深度可以放下绝大多数器材。


除了用于垫放器材之外,避震板用于垫放喇叭也是非常好的方案。有一点经验之谈我这里再说一次——不少发烧友喜欢在喇叭底下垫放大理石、花岗岩。但是重并不等同于声学避震特性好。大理石如果不够厚、密度不够,出来的声音会很难听(发薄和亮)。在喇叭底下垫放音响用避震板,会比垫石头要好。


SpaceEnd避震板的声音特性,其实我之前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已经写过了,这里自我抄袭一段:
这两天一直在细听SpaceEnd这块12公斤的重型避震板。除了垫器材之外,今天用了两块垫喇叭试听。
无论是垫器材还是喇叭,声音特性和表现出的素质是一致的。垫在喇叭下面可能表现得更为透彻一些。这是一种高素质而非常细腻内敛耐听、毫不张扬或过火的高品质声音。
整体声音非常安静和耐听,高频细节丰富、泛音和余韵异常清晰,但是丝毫不亮!低频非常干净,没有一点肥肉、臃肿,一记记都清清楚楚,带点自然轻快的适度弹跳,凝聚性一流但绝对是我所喜欢的“柔性凝聚”而不硬。
乐器人声的结像非常细致、鲜明和质感透彻。本身好的避震板一定是提高结像力的,但SpaceEnd此板在这方面的成就仍是非常出挑的。结像不会突前,而是细致、收敛、乐器和人声的“质感”清清楚楚摆在那里,高度通透。
最后总结起来看,我只能说:高素质、高度化震、但声音有修养、耐听而丝毫不亮不燥。这就是老叶的最新制品SpaceEnd重型板。
从材质和结构上看,应该说SpaceEnd重型避震板和市面上的避震板都是不同的。一般的避震板,Symposium也好、Tiglon、TAOC也好,Kripton也好,都是金属或金属夹木材复合而成,而老叶的这款SpaceEnd则同时用到了木材、不锈钢金属层板、大量的特制避震珠。上下两层不锈钢层板之间是大量的避震珠,依靠避震珠的互相摩擦化震。一般避震珠只少量几颗用于避震脚钉,像SpaceEnd板这样“海量”地用于避震板中心夹层,之前可能还未有先例。
因此这是一块非常重料设计的顶级避震板。其12公斤的净重来自于精心的设计和重料的投入。
这两天一直在细听SpaceEnd这块12公斤的重型避震板。除了垫器材之外,今天用了两块垫喇叭试听。
无论是垫器材还是喇叭,声音特性和表现出的素质是一致的。垫在喇叭下面可能表现得更为透彻一些。这是一种高素质而非常细腻内敛耐听、毫不张扬或过火的高品质声音。
整体声音非常安静和耐听,高频细节丰富、泛音和余韵异常清晰,但是丝毫不亮!低频非常干净,没有一点肥肉、臃肿,一记记都清清楚楚,带点自然轻快的适度弹跳,凝聚性一流但绝对是我所喜欢的“柔性凝聚”而不硬。
乐器人声的结像非常细致、鲜明和质感透彻。本身好的避震板一定是提高结像力的,但SpaceEnd此板在这方面的成就仍是非常出挑的。结像不会突前,而是细致、收敛、乐器和人声的“质感”清清楚楚摆在那里,高度通透。
最后总结起来看,我只能说:高素质、高度化震、但声音有修养、耐听而丝毫不亮不燥。这就是老叶的最新制品SpaceEnd重型板。
从材质和结构上看,应该说SpaceEnd重型避震板和市面上的避震板都是不同的。一般的避震板,Symposium也好、Tiglon、TAOC也好,Kripton也好,都是金属或金属夹木材复合而成,而老叶的这款SpaceEnd则同时用到了木材、不锈钢金属层板、大量的特制避震珠。上下两层不锈钢层板之间是大量的避震珠,依靠避震珠的互相摩擦化震。一般避震珠只少量几颗用于避震脚钉,像SpaceEnd板这样“海量”地用于避震板中心夹层,之前可能还未有先例。
因此这是一块非常重料设计的顶级避震板。其12公斤的净重来自于精心的设计和重料的投入。
最后我就一个很常被问及的问题分享一点个人经验。那就是——避震脚钉重要,还是避震板重要?
我之前的回答一般是:避震板+避震钉,合用,是最好的。如果只能选一个的话,要看“原机脚”是否很烂。如果是很烂的那种塑料机脚,可以首先搞避震脚钉,如果原机脚已经不错了,比如是金属的,或者是专门设计的,那么避震板优先。
之前的那个回答仍然没错,但我想再补充一点——垫放机器的避震钉,其实对声音的影响是变数更大的,那种“理想化”的、普遍好用的避震钉,很少,很多情况下避震钉和器材是存在“化学反应”的,也就是说并非一副好的避震钉到处摆放都能得到好听的结果。要讲配合的。
而优秀的避震板,就像建筑物的“地基”,变数要小,换言之一块优质的避震板,往往适用性是很强的,到处放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不必怎么去考虑“这块避震板和我的器材是否合拍”这样的问题。不论是什么样风格的器材,都需要一个好的地基。
当然设计和制作出一块好的避震板并非易事,就我的经验来看,好的避震板都是复合式、多层的结构。那种单一材料的避震板,往往都因为单一材料谐振特性的因素不可能很好。多层的、不同物料的拼合,势必造成较高的制作成本,因此好的避震板都不会太便宜。我这里之前最为好卖的是几百元一块的日本Tiglon镁合金避震板S系列,可惜厂家早就不做了,Tiglon的那块2800元的五周年纪念款避震板就是多层拼合的,效果明显好于几百元的S系列板,音色带适度的润化(主要靠其中一层百年老柚木的特性)。我迄今用过最贵的避震板则是波兰Franc Audio的那块10厘米厚的大菜板,那个更是明显多层的黏合结构,用料和分层都很复杂,因此价格也昂贵得很。美国Symposium的避震板也很有名,主要为金属材质,取得中性化的效果。
应该说从设计理念来看SpaceEnd避震板有独到的地方,如中间用了避震珠层,但主要的思路还是和Symposium为一派,依靠优质的不锈钢金属材料来达到中性、无本身音染的结果。
我之前的回答一般是:避震板+避震钉,合用,是最好的。如果只能选一个的话,要看“原机脚”是否很烂。如果是很烂的那种塑料机脚,可以首先搞避震脚钉,如果原机脚已经不错了,比如是金属的,或者是专门设计的,那么避震板优先。
之前的那个回答仍然没错,但我想再补充一点——垫放机器的避震钉,其实对声音的影响是变数更大的,那种“理想化”的、普遍好用的避震钉,很少,很多情况下避震钉和器材是存在“化学反应”的,也就是说并非一副好的避震钉到处摆放都能得到好听的结果。要讲配合的。
而优秀的避震板,就像建筑物的“地基”,变数要小,换言之一块优质的避震板,往往适用性是很强的,到处放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不必怎么去考虑“这块避震板和我的器材是否合拍”这样的问题。不论是什么样风格的器材,都需要一个好的地基。
当然设计和制作出一块好的避震板并非易事,就我的经验来看,好的避震板都是复合式、多层的结构。那种单一材料的避震板,往往都因为单一材料谐振特性的因素不可能很好。多层的、不同物料的拼合,势必造成较高的制作成本,因此好的避震板都不会太便宜。我这里之前最为好卖的是几百元一块的日本Tiglon镁合金避震板S系列,可惜厂家早就不做了,Tiglon的那块2800元的五周年纪念款避震板就是多层拼合的,效果明显好于几百元的S系列板,音色带适度的润化(主要靠其中一层百年老柚木的特性)。我迄今用过最贵的避震板则是波兰Franc Audio的那块10厘米厚的大菜板,那个更是明显多层的黏合结构,用料和分层都很复杂,因此价格也昂贵得很。美国Symposium的避震板也很有名,主要为金属材质,取得中性化的效果。
应该说从设计理念来看SpaceEnd避震板有独到的地方,如中间用了避震珠层,但主要的思路还是和Symposium为一派,依靠优质的不锈钢金属材料来达到中性、无本身音染的结果。
最后说一下,这块45/35/2.5尺寸的12公斤重避震板售价为2980元(不含运费),对比进口品,比如美国Symposium的制品,真是性价比极高的,确实值得推荐。Symposium档次像样些的避震板就要五千了。日本那些避震板,就我所用过的TiGLON、TAOC、Kripton,也都不是SpaceEnd的对手。老叶同志的设计理念一向是——立意要高、用料要好、不做低档货色,但性价比高于进口同档次产品。这块避震板再次见证。
补充一下SpaceEnd重型五层避震板最新推出的“小板”,尺寸为宽35厘米/深30厘米,正适合摆放很多桌面器材,如高登GAX耳放、声韵Vega解码、Aries数播、AURA桌面一体机、艾诗Mdac6等。和中板一样效果沉稳厚重,耐听性和安定感一流。价格为2580,比45厘米/35厘米的标准中板便宜了400元,重近10公斤。






除摆放器材外,小板也适合桌面上承放书架喇叭。图中为德国Magnat Quantum 803书架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