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感动(七):法式轻灵的绵延意境——弗雷的钢琴五重奏
(2017-02-22 19:41:03)
标签:
法国音乐弗雷 |
分类: 音乐及唱片 |
一般来说大家欣赏音乐时最关注和容易被吸引的是旋律。优美的旋律是最抓人的。不过也并非全部如此。有些音乐不以优美抓耳的旋律来吸引人,而是提供一种氛围情境,把人带入一种特殊的气氛中去,也能非常吸引人甚至让人沉迷。我这里想举个例子,就是我挺喜欢的、非常富有情境带入感、但没有优美旋律的两部室内乐作品——法国作曲家弗雷的两首钢琴五重奏。作品89号和115号。(他还有两首钢琴四重奏,也是这种风格但less
so。)
弗雷的音乐是非常富有个性的,极其优雅和细腻,气魄和场面很小;他的气质写不了大型乐队音乐,但精致度很少有能比拟的,即便是在法国音乐家之中比较。他的这两首钢琴五重奏,我听过很多次,但始终记不住、说不出有什么印象很深的旋律——虽然它们是传统的调性音乐。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非常地“法国式”的轻灵的钢琴和弦乐演奏,绵延不绝的音乐流动,不同乐器之间的交织和对话。很多音乐是靠“对比性效果”来吸引人的,但这两部作品里很少有对比性效果,音乐如同轻灵流淌的小溪一直向前,竟然也一直能吸引我欣赏多次。我觉得要算是靠情境带入感抓人的音乐里的代表。
法国音乐家是特别善于写这种“情境带入”音乐的。包括一些公认的杰作,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也是此类音乐——没有什么很优美的旋律,也没有什么对比性效果,但营造出一种迷人的意境。欣赏这类音乐也是很惬意的,无需去跟踪捕捉旋律线条,找什么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就放松自己,跟随者音乐塑造的“意境”做一番神游。
弗雷和舒伯特、舒曼、以及同胞德彪西、肖松等人一样,也善于写艺术歌曲(法语叫Chanson“香颂”)。弗雷的歌曲记得最初听到时,也觉得不容易接受,因为它里面没有优美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和线条。需要一番“适应”去欣赏它独特的歌曲风格。他的歌曲可以说也是靠情境塑造来取得艺术成就的。
也正是因为弗雷音乐的这种强烈“法兰西式”风格,对其作品的演绎,传统上也是法国艺术家的强项。弗雷作品的经典和成功演绎,主流都是法国艺术家。德奥派的演奏家和演奏团体根本就很少去碰弗雷的音乐——风格上太法兰西,而且那种轻灵的气质演奏中很难把握好。德奥演奏家很容易演绎得太“实”而丧失那种意味。很多深富法国气质的音乐,就不能演奏得太实,必须虚无缥缈地处理。要轻灵而不能厚重。对德国人的理性思维和传统厚重风格来说,这个很难把握。
法国作曲家并不都是“深富法国气质”的,不少法国音乐家去追随德奥派、以德奥音乐为楷模来创作,但弗雷的音乐,可以说是坚持了非常纯粹的法兰西气质,值得对法兰西音乐艺术有兴趣的发烧友细细了解和欣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