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器材评测三大原则

(2016-10-06 20:52:39)
标签:

评测

分类: 发烧理念

写一个简短的“发烧理念”。现在越来越多的网友是依靠甚至依赖网上的“评测”或者说试听体验文来作为选择器材参考的,所以他们参考到的“器评”的水准是很重要的。什么样的“评测”是合格的呢?撇开作者的听音经验、耳力和判断力、音响审美观、文字的好坏、形式的不同等不论,我这里提三个基本的原则,以此要求自己,也希望发烧友们认同。实际地说,这也是我个人用以评判别人器评文章的三点重要标准。

第一:必须写出器材的特点。那种泛泛的褒贬、到处可以套用的没有点出特色的描述,是我越看越烦的。最经典的就是“高音亮、中音甜、低音劲”了。对器材声音特点的描述越清晰,文章越值得看。越General的描述越是无用,越是Specific的描述越佳。对我个人而言,假如觉得没有把握到一件器材的声音特点,一般就不落笔写。没抓准声音特点,何必写呢? 这好那好样样好,是不是等于没说呢,干脆就是追悼会悼词得了,一篇范文到处可以套用。

第二:必须提缺点和局限性。这是刚性的。不准不提到负面。哪怕主人再喜欢这个东西,也必须找到缺点和局限性。要求高一点,不准是那种“不注意团结女同志、不注意自己身体健康”之类的伪缺点,而应是实在的弱项、短板、局限。帮帮忙,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短板和局限性的器材。大家自己不要做梦,也不要帮别人催眠。

第三:必须提聆听的环境,包括聆听时的系统构成,搭配的主要环境。不要求把线材什么的都列出来,但主要搭配的其它器材应该说清楚。如果只是在自己不熟悉的系统上做的“蹭听”,那么也应该说清楚。那种蹭听了5分钟就写出雄文来褒贬一个器材的文章,参考价值有多少,大家自会判断,但首先要让读者知道其聆听背景。  

其它就自由发挥吧,喜欢写试听体验的发烧友,各有各的文风,大家百花齐放,无禁忌。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