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德川”W4-1879四英寸全频喇叭

标签:
全频喇叭 |
分类: 放大器/音箱/线材的评论 |
一对台湾“德川”的四英寸全频喇叭W4-1879到了上海安润的2楼听音室。
上次我听了德川的3英寸全频小喇叭W3-1878,这次听4英寸的W4,就觉得完全是一对正规尺寸的hi-fi书架箱了。放在Tiglon金属脚架上非常协调。
单元是台湾TB出品的1879,品质非常好的竹纤维盆全频单元,铸铝框架,铷铁硼磁体阵列。箱体重5公斤一只,灵敏度85分贝,额定功率50瓦。
低频方面这个4英寸单元装箱后可以达到50赫兹下潜,相当不错了。
比起我上次介绍和试听过的W3-1878来,这对W4就基本属于标准体型范围内的hi-fi书架箱了。在低频表现力上达到了hi-fi书架箱的水准,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在小房间里作为一个书架箱系统的主音箱。W3更适合“桌面hi-fi”使用,而W4可以是那种坐在皇帝位上欣赏的喇叭了。
下图为小弟弟W3-1878,可以看到放在喇叭脚架上明显就偏小了。它更适合摆放在书桌上近距离聆听。
W4-1879这个书架喇叭对前端还是有一定敏感度的。我用Soul Note
SA300、谷津U3、帝瓦雷200、斯巴克MT35等去搭配,出来的效果有明显差别。效果最好的当然是帝瓦雷,但从性价比角度说,我觉得谷津U3已经很好,这可以说是一套佳配了。和之前玩过的3寸单元W3相比,W4的低频表现好了不是一点半点。低频下潜和质量可以说在书架式全频单元喇叭里算很好的了。
播放流行音乐,低频有比较丰富的量感,不会觉得缺低频。
高频方面保持全频喇叭和谐、浑然一体、发声自然圆滑的优点,并不“突出”。如果要寻求那种亮丽、突出细节、线条性的高频,是没有的。和绝大多数全频单元喇叭一样,它最出彩而富于能量的地方是中频(中低频),高频自然而圆滑地向上,但绝不会突出来。播放录制良好的钢琴,高频泛音的晶莹感仍是有的,但不夸张。总的来说这对小喇叭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给我“突出某频段”“突出细节”的感觉,结像也并非“针尖”,而是圆滑、优雅、一体的感受,结像偏宽柔,音色也很纯粹。
TB的全频单元真是比较独特的。之前接触过的一些全频单元,都是以高灵敏度为特征的,动辄95-100分贝的灵敏度,几瓦的胆机就可欢唱,而TB单元的灵敏度才85分贝,几瓦放大器是完全不可能的,需要晶体管50瓦以上的输出功率,即便用胆机,一般也要20瓦左右。
从搭配特性上说,我觉得胆机还是很适合W4的。包括欧博、斯巴克的中等功率胆机,都蛮适合。晶体管机的话,宜纯甲类、宜谷津这种走温暖圆润路线的机种。大功率冷声机、D类放大器,并不是很搭。从一定意义上说,W4-1879还是个玩“韵味”、听“自然”的箱子,而不是走解析、线条、hi-fi性路线的。给它搭配高素质hi-fi的前端和周边,并不适合。
W4-1879在音乐适应面上,最擅长的还是人声、器乐独奏和重奏等,如果是播放古典管弦乐,中小编制的都可以,大编制显得局限。当然这也是所有4英寸单元书架喇叭的局限性了。在不超过15平方的房间里,用它欣赏音乐,声音的场面还是可以的。
从用途上说,我觉得W3那种3寸小喇叭,放在桌面上作为Desktop方案,还是最佳的,再大的喇叭置于桌面就显得偏大,而W4这种摆放在专用脚架上,用于小房间正规hi-fi系统,很合适。当然W4放于桌面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求拉开一定的聆听距离,不能凑得太近。
搭配方面讲,我推荐一下谷津U3,搭它很协调,出声温暖饱满。如果预算有限嫌U3太贵,就妥协一下搞U1s。3千多价位的国产斯巴克MT35胆机也不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