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084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瞎玩数字游戏?

(2014-09-29 20:19:45)
标签:

数字音频取样频率

dsd

分类: 发烧理念

近来一些数码流播放器、解码器的产品宣传中出现了一种我认为不好的趋势——瞎玩数字游戏。这已经带一些误导性质了,我这里做一下相应的科普,避免有些烧友被忽悠。


流媒体播放设备、解码器等产品,现在的宣传中最常提到两件事情:1、它最高支持到什么码率。2、支持DSD解码。


先说码率的问题。经常有解码器宣传它支持到192kHz(取样频率),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也确实可以搞到一些192k的高码率音轨,我的手头就有一些,但最近竟然又出了宣称支持384k、768k的产品。这就有点无厘头了,因为实质上并没有这么高码率的录音制品。有些人可能说“有”,Ok,我见过有个别的384k取样频率录制的音轨,主要是演示用,但768k,我真没见过。


一个事实是,目前全世界的录音棚,使用的数码录音机、后期编辑设备,普遍是24/96K规格的,也就是24比特、96kHz的取样频率。这是一个业界标准。很少数的设备可以支持到24比特/192kHz,但目前几乎没有支持到384kHz取样频率的录音机和后期编辑设备。768kHz?压根没影子的事。


有些人说,现在没有,不等于未来没有,也许很快业界就升级设备了,大家都用384k的录音编辑设备了。当然,这个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是可能性很低。我们记住一点,24/96K这个标准,已经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何在呢?因为这个标准的数码录音,已经可以提供足够好的音质。再提高没有意义,徒然增加成本而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我们知道,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音乐爱好者,现在都在听mp3规格的压缩格式音乐,以及CD规格的音乐(16比特/44KHz)。MP3、最多到CD规格的音乐,让99.999%的乐迷都觉得满足了。有多少人不满足于CD规格、需要更高规格音乐的?比例上说极少。我们知道SACD技术规格高于CD,但问世多年都不温不火,除了日本还可以之外,在西方市场明显没有前途,为什么?就是因为人们并不需要高于CD的音质,这个产品太小众了。


所以24/96k的录音圈标准,是足够足够好了。这个规格已经高于CD——CD都是24/96规格的母带经过压缩制作而成的。如再升级到192k、384k,技术上可以实现,但录音棚没有这个动力。花费很大资金做这种升级(必须是全套系统的升级),搞出来的384k高码率录音又有多少乐迷需要?除了极少数发烧友,没有人需要。那么录音棚有什么动力去做这种升级?所以业界标准在24/96k已经稳定了多年了。有个别的以“发烧”为卖点的录音室,会搞一些24/192的录音,发行高码率音轨去吸引少数发烧友,但整个录音圈,是不会跟风的,没有这个必要,徒耗资源。对于只拥有普通播放器材的大众来说,192k的录音,搞得音轨文件巨大,一张专辑几个G,而声音和CD听不出任何区别!


所以解码器支持到192k,已经完全足够了,支持384k、768k,没有实际意义,不会有多少音乐以这个格式录制和出版。当然如果有人愿意翻来覆去听几首表演性的Demo音轨,请便。


第二点,DSD解码。现在网络上确实有不少DSD音乐资源,很多是爱好者从SACD碟上抓下来的,也有少数是一些发烧唱片公司录制出版的。绝大多数是所谓DSD64的规格。这个规格也已经足够好了。有极少数的DSD录音是用DSD128的规格录制的。但现在居然又有解码器宣传能支持DSD256、DSD512了!我抓瞎了,因为没有这样的音轨存在,这种支持完全是空的。未来会有吗?如我前述,也许未来会有一些实验性的、Demo性质的录音出现,但不会有多少音乐专辑用这种格式录制。


这种玩数字游戏似的宣传,把数字越标越高,号称“业界最高”,迎合的是那些以为数字高 = 音质好的初烧。不止一个数码音频业内人士很早就说过,96kHz的取样频率是声音最好的,再提高取样频率,并不能带来更好的音质,反而容易造成更多的问题。码率越高的音轨,在播放时越容易薄、亮、不耐听。这是很多发烧友都注意到的现象。

 

数字音频里的“取样频率”,有点象视频里的“分辨率”、摄影里的“像素”的概念。我们知道视频分辨率和相机的像素理论上是越高越好的,但人们并不无穷尽地追求“更高”,比如单反数码相机里,近几年普遍像素在1500万-2000万,并不追求更高,而且往往顶级相机的像素并不高于低级产品甚至反而低于低档产品,说明像素早已不是相机档次高低的表现因素,民用产品1500-2000万像素已经完全足够,再增加没有意义也不提高画质。视频领域里,最近有些厂家在宣扬所谓4k的概念(4096x2160),但也遭到了批评,因为在家用播放环境下4k的分辨率完全浪费,发挥不出来,而且4k的片源和广播源都根本跟不上。在这种节目源和环境都跟不上的情况下宣传4k除了给一些富人提供一个可资炫耀的项目,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音频领域里,高于96k的取样频率,比如采用192k的录音,播放时很难取得平衡与理想的效果,很容易声音薄、过于解析而不耐听。录音圈这些年一直用96k的取样频率作为“工业标准”,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做法。现在经常听到一个说法“母带级音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指的就是高于CD规格的24/96音轨。


最后说一点,也许有人还是认为,那些支持384k、768k、DSD256的产品,现在可能用不到,但未来可能派上用场,是着眼于未来。我建议少做这种梦!数码音源播放产品,是现在技术发展最快的门类,无论什么产品,过四五年就不新了,会有更好的技术和产品出现。假设过了四五年市面上真有一些384k、768k、DSD256等超高格式录制的音乐专辑了,那时候你还用手里的“老东西”?那么讲究的话,一定升级买最新产品了。


实实在在地说一句,音频播放器、解码器,只要支持到PCM方式24/96k的解码,和DSD64的解码,把声音搞好,就足够听音乐了,一辈子都听不够。玩数字游戏追求的是空气,完全是虚荣。数码音频产品的声音好坏,完全不是最高支持到什么空中楼阁般的数字所决定的。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