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812耳机谈耳机怎么算“推好”的问题

标签:
akg |
分类: 耳机/耳塞/耳放的评论 |
本文从AKG的顶级耳机K812说起,但并不是一篇K812的评测文章,而是通过K812引申出一个更大的问题——耳机怎么算“推好”的问题。
K812,近期有网友称它为“直推王”,说它是一副很适合直推的耳机。是这样的吗?
这个说法的来由之一,是因为K812有着高达110分贝的灵敏度。我们知道,动圈耳机灵敏度超过100分贝就属于很高的了,一般很好推,如果能达到110分贝,那毫无疑问是一副很好推的耳机了。
但注意一下,这里的单位是什么?是常见的dB/mW吗?不是。是dB/V。对于36欧姆的低阻耳机K812来说,这个数字就误导人了。如果换算成dB/mW,那么K812的灵敏度只有96分贝左右,看上去就不那么好推了。是的,这个数字只是中等,既算不上难推,但也绝对不算非常好推的动圈耳机。
所以看耳机的灵敏度数字,一定要注意单位!当我们说,低于90分贝灵敏度的耳机比较难推、90-100分贝的灵敏度属于中等,高于100分贝的灵敏度属于很好推的耳机,这个划分的基础,都是以分贝/毫瓦为单位的。衡量耳机的灵敏度一定要注意单位统一。绝不能把以dB/V为单位的灵敏度去和dB/mW为单位的灵敏度混为一谈。
K812作为一副AKG的高档耳机,具有很高的硬素质,和之前的那些AKG中高档型号相比,声场的纵深度、低频的下潜能力和能量感、高频延伸,都无疑是最佳的。其佩戴感也超级舒适,久带非常轻松无压力。
然而,这并不是一副易于推好的、适合直推的高档耳机。是的,把它插在iPhone上、插在iPad上、插在笔记本电脑上,能到足够的音压,也就是说能推到“够响”。但是,一副耳机能推到够响,是否就算适合直推了呢?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事实上K812用手机推、直插iPad或笔记本电脑听,声音都不好听、也不理想。不好听在哪里?主要是低频表现欠佳,表现为下潜和力度欠缺,而且低频速度不快,存在明显的拖沓。这副顶级耳机采用的是典型的大振膜,不是手机、电脑内置的薄弱耳放能控制好的,特别突出的问题就存在于低频。低频控制不好往往导致低频潜不下去、速度快不起来,是一种典型的没有推好造成的“平板式低频”(一种呆板沉闷的低频性格)。
K812本可以出很有宽度和纵深感的声场,它有这个实力,但在这些设备上直推的结果,当然是无法出来这样的声场。中低频的饱满度也不够,明显偏薄,声音整体是平淡、平板的,甚至可以用呆板来形容。
这样的效果,可听吗?我觉得只是勉强可听。无论如何是没法说满意的。
对于一副耳机如何算推好的问题,在耳烧中讨论和争议非常多,这个问题可以是很复杂的,但也可以简化为几个基本原则。我个人的看法是,一副耳机——指好的耳机,烂耳机不要谈这个问题——大致能说得上“推好”,必须做到的是:1)三段平衡;2)中低频饱满有质量。这两点是最基本的。在满足这两点的基础上,可以提一些更高的要求,比如声音有活力、有轻松的动态、声场能尽量宽大,等等。
一个大前提是,不同的耳机有不同的固有音色。高、中、低,都有各自的特性,声底有些偏厚、有些偏薄,音色有些偏暖、有些偏清冷。这些都是耳机固有的,不能硬要求把耳机“改造”成自己喜欢的声音,才算推好。不过就我的经验,很多耳机没有推好时的“特点”,是三段做不到基本平衡,比如低频缺,那么高频就容易偏亮,甚至尖刺(即便失真度很低的高频如果比例过量也会导致音色发尖),或者整个中低频能量缺,那么整个声音就畸形了。另一个典型特点,是中低频缺厚度、饱满感、扎实感,听上去人声会缺乏浑厚感,象捏着鼻子在唱歌,低频可能量感有了,但不够结实、没有那种拳拳到肉的扎实感。整体声音听上去会显得发空。这些都是一副耳机没有推好时的本质问题。
但绝不能说一副好耳机在“推好”之后,就应该发出某一种固定的声音了。前端不同、耳放不同,用晶体管耳放还是胆机耳放,一副耳机会出不同的声音特性,非常正常。特别是一些高档耳机,对前端反映灵敏,更是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只要三段平衡、中低频饱满不虚,在此基础上,它发出什么样音色的声音,都是正常的。
最后回到K812的问题。这副耳机本身素质很高,是当代典型高素质的监听风格耳机(是AKG K702那一路发展下来的高档监听),在搭配好的前提下,可以出好声。但我反对给它乱贴“直推王”的标志。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Oppo PM1、Grado RS1e、Ultrasone ED12、B&W P7,这几个耳机灵敏度都接近甚至超过100分贝/毫瓦,直推情况下都比K812要好,也不易出恶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