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undig CDP50:老东西、好东西

标签:
grundigdiscman |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
看图。这是和索尼的第一代Discman
D50差不多年代的老东西。当年价格和D50一样,也是5万日元。东西是Vineland版主的,他告诉我搞了这个好东西,就借来玩玩。
机器虽然打Grundig的标,但却是日本制造的,应该是三洋代工。注意它内置变压器,故接受220V的八字插AC输入电源,底部另有DC输入口,支持7.2-8.4伏的直流输入。有一对RCA模拟输出,这我以前在Discman产品上没有见过!
很奇葩的是这台CDP50侧面居然有两个3.5毫米的耳机输出口。当年就玩鸳鸯耳机了呀。实际试听下来,耳机口输出非常充裕,直推HD650完全无碍,滚轮在3-4位置音压就足够了。录制电平较高的流行音乐,2-3就够。录制电平偏低的古典,开到4也够响了。耳放部分虽然只标30毫瓦输出,但实际聆听,真够大力的,我看当今的那些国砖厂家,都该搞一个拆开学习一番。
声音十分模拟感,柔和顺滑、宽松、耐听,声音一点不累、不紧绷、不强调解析。简单说就是听着很轻松。高、中、低,都不抢耳、都不突出,整体却十分均衡。
回家把Grundig接在韩国AURA Note V2一体机上做了一个小小对比。做法是这样的:Grundig用RCA输出接到Note
V2的AUX模拟输入端,然后同一张碟,先后用Grundig播放,用Note V2放大驱动喇叭(意大利CC
Premiere书架箱,价格四万多元),以及用Note V2自身的CD转盘播放。这样等同于在对比Grundig和Note
V2的CD播放的效果。
很明显老一代的Grundig播放时的效果,声音要柔和、音色黯淡一些、低频少而偏软。换用Note
V2自身的CD转盘播放时,音色要亮一些,高频泛音信息表现得更充分,低频也要结实一些。这和我事先的预估是一致的。我以前也玩过Philips老机(CD850),声音特性是同样的——声底柔、软、音色暗,这是当时机器的主要特征。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当时是LP黑胶的年代,人们对声音的审美观都是由LP黑胶塑造的,所以早期的CD机做出来声音都是往LP的特征上靠近。当然另一个可能的因素是Grundig、Philips等老机在放了近30年后,元件产生老化,造成高频响应劣化,音色越来越偏黯淡。我觉得老机的结像也有些偏散(和新机对比),不够紧密,这可能也和元件的老化有关。当然这些判断都只是猜测,是无法证实的,因为现在不可能找到一个“新的、没有老化的老机”。
这台Grundig,主人从欧洲搞来,只花了几十欧元,考虑到光头完好、滚轮式音量完好无杂音,我觉得是值的。这种经典老机,如果炒到很高的价钱就有问题了,花个几百块人民币怀旧一把当年早期CD的声音,还是Ok的。耳机口推力充沛,是其突出的亮点,确实比后来的Discman强多了,也比当今的多数“国砖”都强。RCA模拟输出也是亮点,后来就没有这么搞的Discman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