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之宝Director小解码

标签:
英国之宝解码器it |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
英国之宝自小解码耳放Explorer之后,又推出了一个稍大的USB纯解码Director。我夏天在香港音响展上就见过实物,觉得还是很漂亮的。从各个角度看,这个玩意都和瑞典Bladelius的“小黑条”棋逢对手,完全是天生的竞争者。基本就是USB口供电的小解码,纯RCA输出。不带耳机口。都支持到24/192。
https://www.meridian-audio.com/media/uploads/cache/79/8b/798b4c2647ed653c5603db4ccca8c0d3.png
我2013年8月在香港音响展上看到过的实物做工还是很不错的,金属外壳,英国制造。和小黑条一样,前面USB接电脑,后面RCA输出可以到耳放、可以到功放、可以到有源喇叭。
不过比起Explorer来,还是明显大了很多。当然了,这个解码器的定位要高于Explorer。不过,从端子的设计来看,它的USB口和RCA输出挨得很近,恐怕粗壮型的信号线会遇到问题。从端子的布置来看,我还是更喜欢“小黑条”那种一头USB、另一头RCA输出的布置。
我拿它和瑞典Bladelius的小黑条对比了一下,大家看看。外包装是Director更大一些,里面的配件多,不过机器本身,两者只是体型不同,体积应该接近。小黑条“长”而Director“肥”。
小黑条是只有USB输入的,非常简洁,但Director除了USB输入外,还有一个3.5毫米的SPDIF口并附带了两种转换头,可以把它转换为RCA同轴或者光纤口。如果Director使用SPDIF输入,那么可以依靠USB口供电,随机配送了一个USB口供电的小稳压。总的来说配件和功能是Director更为丰富。
注意Director虽然截面是椭圆型的,但是底下有软性橡胶物质的平底,所以可以放得很平稳。
Director这个词的含义,可以是公司总监、董事、电影导演,总之是个领导。姑且称它为“领导”吧。它当然也是需要驱动程序的,Win
XP、7和8下面的驱动程序都在官网可以下载。在Mac电脑上无需驱动,只要简单设置一下声音即可。
我下载安装好“领导”的驱动后,发觉它和我电脑里的原有其他解码器驱动程序不构成冲突。挺好。我现在最怕的就是不同的解码器之间产生驱动冲突。比如,都采用XMOS方案的解码之间,就往往会互相冲突,你装了这个的驱动就无法认那个解码器,十分麻烦。
“领导”非常适合用作办公室的桌面听音系统,后面接有源喇叭或耳机耳放,组成一个桌面上的简洁小系统。我的试听小系统是:电脑 -
Director - Solo钻石版耳放 - 森海HD650耳机。
“领导”的声音是富有特色的,有一个显著的特色,从一开声就给我留下印象。这个特色就一个字可以描述,大家猜猜是什么?
这个字是“柔”。Director小解码器是一个声音很柔和的音源,从高到低,全频都有着很柔软、柔顺的音色。它的低频并不强调,也并不很结实有力,是一种风格软调、量感适中的低频,量感不缺,但也并不过肥,带些“肉感”的低频入耳听感十分舒适。中频也以柔顺、带些肉感的音色为特点,中高频不亮,听流行人声齿音不突出,高频细节和解析不突出,略呈柔暗的色调。
整体上说,“领导”是一款沉稳耐听、性子柔和的机器,绝对不是那种强调“解析”、突出高频细节、力度砰砰做响的所谓“素质机”。可以把它归入所谓“味道机”一类。大致地讲,它和北极星Essensio解码器可以列为同类,都是偏向软调的柔声机。当然,这只是很大致的归类,具体到音色特征,我觉得Director还是有自己英国之宝招牌式音色的,和北极星的音色还是有差异的。
英国之宝的音色是怎么样的?熟悉这个品牌的人也许了解,不熟悉它的人也许不了解,但我觉得,象英国之宝这样的厂家,真是把它的“招牌音色”贯彻在全线产品里的,包括它的CD机、解码器、有源数字喇叭,都带有其音色特征。即便是它最便宜、最小的解码产品——Explorer(2千多价位接电脑带耳机输出的小解码),也可以听到这种音色。这是一个对音色有自己“观点”、有自己美学的Hi-Fi厂家。
如果和来自瑞典Bladelius的“小黑条”相比,有意思的是两者的声音特征之别,和它们体形之别,略为相似。“领导”体形大腹便便一些,声音也肥厚一些,“小黑条”体形修长,声音也清丽一些,少一些肥厚感。我觉得“小黑条”的声音给我更多细腻清秀之感,活生感略强,而“领导”似乎是一位年纪大些的长者,说话语气重心略低,嗓音略低沉。两机不同的平衡感、音色,其实反映出的还是Meridian和Bladelius两个品牌各自的声音美学和观点。有些人喜欢刨根问底“哪个素质更强呀”?那我明确回答,我认为两机的素质是差不多的,没有明确的高下之别。最好的选择方式,还是根据自己的音色喜好来选择。
作为USB口供电的小解码器,这俩使用的方便性都是值得称道的,但也因此在声音的动态力度上有所妥协——它们都不是以动态力度见长的解码器,举例来说,假如用家很注重声音的动态和规模感,听很多大编制交响,那么它们都未必合适。当然,听一般的流行、规模不大的古典乐,特别是在办公室里搭一套小系统,它们都足可胜任,而且优点突出。类似这种设计的小解码,其设计用途都是搭建小系统、耳机系统的,我想很少有人会把它用在家用的大系统上,所以针对这种用途,无论是“黑条”还是“领导”,都有用武之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