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Tech 小解码 HiFace DAC

标签:
m2techdacit |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
小巧的、电脑上用的usb
dac近年来比较受欢迎,出了一些,有些hi-fi大厂也开始做,比如Meridian等。意大利M2Tech虽然不是什么“大厂”但是在圈内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特别是它的HiFace数字界面,由于体型异常小巧,类似一个U盘,所以受到了一定的欢迎。近期M2Tech干脆出了一个大小类似U盘的小巧usb
dac,名字就叫HiFace DAC。包装和产品如图。
M2Tech的产品体型小巧,价格也不贵,数字界面也好、DAC也好,都只在一千多元,但是并没有放在中国制造,而是依然在意大利制造。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HiFace数字界面(新款第二代)和HiFace
DAC,可以看到其实DAC的体型更小,长度相同而更薄一些。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数字界面是RCA同轴口输出,RCA插座本身体积不可能做得很小,而DAC采用一个3.5毫米的模拟输出口,可以做得很小。
这个新出的HiFace
DAC的一个卖点是支持到32比特/384KHz的取样频率。可以说这个支持率是很牛的,虽然实用性并不大——谁手头有32比特/384K的音轨?有多少?我是没有。不过有些注重这个,买个dac非要问清楚能支持到多高,哪怕手头根本没有192、384的音轨,也非要追求。这个小解码很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小解码需要安装驱动,不是plug and
play的。从M2Tech的官网可以方便地获得驱动程序。
看到这个3.5毫米的模拟输出口,肯定有人问了:能直插耳机听吗?答案是:能,能响。完全可以把耳机插在这个3.5的口去听,靠电脑来调整音量,但是,毕竟这是个模拟输出口,并不是耳机输出口,所以只能插一些容易推的耳机,较难推的耳机,搞不好的,不要有所奢望。
我实际试听时采用了这样的方式——电脑 - HiFace DAC - 3.5信号线 - “旅行者”耳放 -
森海HD650。这样一套小组合依然很便携,出来的效果却很不错。我觉得是一套很实用的办公室桌面系统。
我手头没有32比特、384k取样的音轨,实际用HiFace DAC - 旅行者 -
森海HD650的小系统聆听了它播放常规16/44.1k的音轨、一些24/88.2k、24/192k的高码率音轨,我觉得这个小解码的声音,优点是很结实、清爽、细节表现充分。当然也和旅行者耳放驱动HD650耳机很合适有关系,出来的声音是比较结实的,低频很有力。虽然是意大利的制品,但并没有走什么“韵味路线”,而是细节展现清楚、声音结实清爽的风格。
听流行音乐、爵士乐等好于古典音乐。古典中小编制还行,大编制一般,主要是声场的规模、深度表现不好。这当然很可能与它的usb供电、小型体积有关系。最近正好在听MDAC2A,那个是插220V电的台机,别的不说,在表现大编制音乐方面,就很明显有优势。我觉得这是物理优势。小机器存在物理局限,是很难突破的,大家要有所认识和理解。既然获得了小巧的体型、使用上的方便,就不要奢望它在大编制方面有多么出色了,这是不可能的。
HiFace DAC工作时发热不大,现在是夏季,但也只是温和,绝不会烫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还记得我以前用过的DACPort吗?那个东西冬天都可以暖手,夏天滚烫,还因为热度的缘故经常在夏季出问题。Bladelius小黑条在夏天也比较热。相比之下,还是不发热的HiFace让人更安心一些。
这个小解码国外的评价大致也很好,比如,What Hi-Fi 的编辑
Andrew Everard 对这个橙色小解码的声音评价,我摘引如下:
How does it sound? Well, to these ears, the answer is 'fabulous':
the little orange stick delivers a sound with a presence, power and
dynamic freedom I've only encountered with some very expensive
digital hardware, and has the bass grunt and control needed to make
any rhythm-section-driven music truly exciting.
Detail and definition are a given, and just get more striking the
higher the resolution you choose to play, but the real revelation
here is how well tex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ices and
instruments are conveyed, and how well that is achieved while
retaining a delicious smoothness and sweetness in the treble.
大致是说它声音很棒,现场感、力度、动态堪比高价解码。低频有力,控制力好,听节奏性强的音乐令人兴奋。细节、解析好、音乐分离度好,同时高频仍保持很好的柔和感。
这些我大致都认同,不过,似乎对于小解码声音的“短板”他略过没提。这个小解码当然是有短板的,只是优点明显,而且短板属于我前面说的“物理局限”,完全可以理解罢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