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卡玛高档电源线

标签:
电源线卡玛文化 |
分类: 放大器/音箱/线材的评论 |
虽然我一向不喜欢极端的东西,却偏偏有人拿来极端的东西要我听。两根电源线都是荷兰Kharma的顶级Enigma Signature系列 ...... 这整个系列的产品,都是比较extreme的东西,也适合钱包和口味讲求extreme者。
这类东西,确实都已属于音响奢侈品的范畴。若按我一向的enough is
enough的观念,这些都属于extreme之物,属于“极端分子专用”了。是极端的品牌、极端的设计师,做给极端发烧友们用的极端产品。
注意两根线的铭牌上都写的是Enigma
Signature,但下面的那根,多一个蛇皮装饰的,属于更贵的限量版产品,上面那根则不限量。
极端、限量,有钱的极端分子们玩的就是这个。追求的是一种“别人没有,唯独我有”的尊享感觉。
先声明一下这个价位和档次的线,显然是给昂贵的极品器材用的,我手头没有、也不听这个档次的东西,所以,只能是在自己手头所有的、一般档次的器材上试用一下。是一个试用报告,不是什么“评测”。这样的线,我没有资格去“评测”。
先是插在普丽声Thor合并放大器上体验了一下。对照的是一根万元级的电源线。当然,万元级的电源线本身当然是不弱的,原来也一直用得挺开心的,不过,和卡玛切换对照,就不那么开心了
...... 不过,卡玛相比,没什么好“长草”的,那价格,早就彻底割草了。
身价三万多元的卡玛Enigma
Signature电源线,和万元级的电源线相比,优势是明显的,主观地说,就是更“鲜明、好听”,细辨的话,我觉得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更好的频宽、更优异的表现泛音和细节的能力、更凝聚而三维凸现的乐器结像。相比之下,惨被用于对照的万元级电源线,虽然声音也很干净、背景也很黑,但结像要显得平面化(相对的),不够立体和凸现,同时,高频泛音表现得干一些,没有卡玛来得优美润泽。在细节的揭示力方面,卡玛线也有着明确可闻的优势。
卡玛的漂亮音色算是一种染色吗?高档音染?就我所听到的声音而言,我并不这么觉得。基本音色并没有扭曲、变异,只是泛音表现得更充分而且润泽(不干),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它能表现出更具有三维立体感的结像,而这是其他电源线难以表现出来的。
老实说手头的卡玛线可能还远未到较好的状态。因为是新线,而且我没有拿到煲线器处理,就直接上机了。刚开声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明显它是给我未发挥出的感觉。然后是持续通电,我觉得声音在逐渐而缓慢地改善。它肯定是需要一段时间煲线的,至少是几十个小时、上百个小时。我不知这线能在手头留存多久,反正就整天插着通电吧。
卡玛线,我最头疼的一点,是它的重量。粗也就算了,重量是最麻烦的,因为它已经重到了无法让它自由垂挂的程度。手头还有一对卡玛的rca信号线,可能是我接触的rca线里最重的一款,插在器材后面直“扯蛋”,机器稍轻的话,会直接被它拉得人仰马翻,即使机器本身够重,能不被它拉倒,若是普通级别的rca插座,我也担心会被它扯坏。这样的线,是不宜在器材背后自由垂挂的,必须特地找个台子把它架起来。在线材的摆放安排上就很麻烦。
电源线稍微好一些,但还是很容易扯器材,最好的情况还是把它架起来,而不是呈自然下垂悬空的状态。在使用上,卡玛线的重量确实带来了一些麻烦。
老实说,卡玛这根Enigma
Signature电源线,就是两大缺点——贵、重。整个一“贵重品”。如果它的价格在一万多元,我二话不说就直接刘备了。No
brainer。
卡玛电源线在手头的丹麦Vitus
RI100合并放大器上也试听过,大致上卡玛线还是表现出了一流的泛音表现力、三维立体的结像感。其实归根到底是它更好的细节表现能力和分离度带来的。细节表现透彻了、声音分离度高了,自然乐器的结像就是具有活生三维感的,不会平面或和背景粘连。全频都非常凝聚、结实,音色也圆润耐听。注意这几点加起来,差不多就是完美的表现了——延伸、细节、凝聚、结实、圆润耐听。作为一根电源线,确实这根卡玛差不多到头了,能多好、就多好了。
不过,卡玛顶级电源线确实是要用在高级的系统里才能表现好,特别是适合那些高透明度的系统。假如是韵味型的、浓厚的系统,我觉得就难以表现出卡玛电源线带来的作用。举例来说,用Marten
Duke喇叭和意大利CC
311喇叭对比试听,那么就会注意到,卡玛线的正面效应在Duke的系统中表现得更为清晰而明确。这和Duke更为透彻的揭示力,是密切相关的。
图中为我试听时所用的Eximus DP-1解码器和Vitus
RI100放大器。白色钢琴烤漆处理的RI100非常漂亮,令人眼馋。不过价格不菲,要5万多元,体重也超过30公斤。
两根电源线,非限量的那根,和限量带蛇皮装饰的那根,差别大吗?我个人觉得并不大。当然,可能在更高端的系统上,能感觉到更显著的差异。但对于一般的hi-fi系统来说,我觉得非限量的那根,已经足够好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