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834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迪大叔做解码——RudiStor DAC-X3

(2012-08-27 19:40:49)
标签:

解码器

解码耳放

it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意大利鲁迪大叔并不是头一次做解码。本论坛的“看门人”兄应该记得很早就有过一个RudiStor做的小解码(型号我都忘记了)。那个小解码记得价格要卖到上万,挺贵的。之后鲁迪大叔就不做DAC了,直到 ...... 他hold不住为止。

于是有了这个DAC-X3。这是官图。

http://www.rudistor.com/X3-1-650.jpgDAC-X3" />

 

http://www.rudistor.com/X3-3-500.jpgDAC-X3" TITLE="鲁迪大叔做解码——RudiStor DAC-X3" />

 

下面是实物图。

 

鲁迪大叔做解码——RudiStor <wbr>DAC-X3

DAC-X3的机壳和NX-03耳放、rpx-35耳放是一样的材质。这个材质有一定的光泽度,但有一个缺点——留指纹。仔细看我前面那张图,已经留有我的爪痕!音量电位器不象以前的RudiStor产品那么漂亮了。记得多年前刚拿到rpx33时,那个黄金色的音量电位器,很是诱人,但现在那种东西是不复存在了。


新机拿到要先煲,包括它的解码部分和耳放部分都需要煲。正好手头有一副德国极致Ultrasone HFI780耳机需要煲,插在DAC-X3的耳机口里,前(输出)后(输出)一起煲。

注意DAC-X3的数字信号锁定指示灯根据频率不同会有3种颜色。绿色说明接收的是44.1k信号。如果灯是红色,说明是96k信号,如果是蓝色,说明是192k。

 

鲁迪大叔做解码——RudiStor <wbr>DAC-X3

DAC-X3这部机器是很有些热量的,开机工作1个小时后摸顶盖,发觉很热(当然要考虑到现在的季节)。把它接入摩改过的Ultech UCD100,通过它解码后接到Bladelius Thor放大器推Marten Duke喇叭,我注意到,出来的声音,既有意料之中的效果,但也有一个意料之外。

 

先岔开一下,从DAC-X3的耳机输出口说起。它的风格和NX03耳放比较类似,声音适度丰润,由于和解码部分共用一个电源,推力不可能做得很出色,不过直推铁三角W5000耳机相当好听,值得记一笔。印象中解码耳放一体机直推W5000耳机都没有这么好听的。W5000这副耳机,低阻、高灵敏度,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对路的音色。RudiStor的机器和它相当融洽。就算前面只是接电脑,而且全部鸡线,出来的人声仍相当甜美动听,而且声音的透明度也不错。W5000这副耳机如果推得“窒重”,就傻掉了,偏偏X3直推它蛮轻灵的,可以取得良好的透明度和灵动感。


鲁迪大叔做解码——RudiStor <wbr>DAC-X3 
DAC X3的耳机口直推,如果是追求推高阻、推出砰砰响的力度,我觉得还是算了。一方面鲁迪本身追求的风格不是这种,一方面这是台解码耳放,解码和耳放部分是共用一个电源的,不要幻想耳放部分有很强大的表现。我建议是用它直推一些风格对路、比较好推的耳机。比如铁三角高端就很合拍,天龙D2000、5000、7000、新系列D600、D7100也是合拍的,Hifiman HE400我觉得也不错。轻柔、细腻、透明、适度丰润优美的音色,是其优点。特别是听人声,确实是很好听的。

 

我前面说了,这个解码器的声音,有些地方是意料之中的,有些地方呢,却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意料之中的,是它仍保持着Rudi先生的声音审美风格。我们知道,Rudi先生,不做声音冷的东西、不做声音粗硬的东西、不做力度砰砰响、低频刮刮跳的东西。温暖流畅、适度丰满柔润、声底略软,这些都是Rudi同志作为意大利人的基本审美风格。DAC X3也是这样。它的基本声音风格可以概括为细腻、微暖、优美、人声非常好听,同时,透明度、线条感、细节表现,都有着良好的水平,并不拖后腿。

 

我拿一张包含了各类音乐的试音碟大致听了一遍后,很快就被它演绎的人声都吸引了。毫无疑问这是它的一个亮点。再拿出人声碟来反复试听,确认它毫无疑问在表现人声方面非常好听——不论是男声还是女声,都有着有血有肉、质感细腻、充满感情的表现。而且这台解码器不是那种突出中频能量、搞得“血盆大口”、人声拉得很近距离的风格,它的人声之所以好听,是因为细腻、质感、优美润泽的泛音,而不是靠强调中频能量。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人声是我们最熟悉的声音,是每天里都听到的声音。除了专业搞音乐的人,一般人不会每天听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的声音,但人声,绝对是每天都听的,理论上是每个人都最熟悉的声音。所以人声尽管没有极高频、没有什么低频成分,但很适合一般人用来衡量器材中间频段的表现力。以前曾有过一种说法:能播好人声的器材,播大多数音乐也可以认为ok了。这个说法也许有夸大了,但我们差不多可以说,能播好人声的器材,除了高低频两头外,中间一段的品质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DAC X3的一个有些让我觉得出乎意料的事情是什么呢?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是它的XLR平衡输出,和RCA单端输出,声音特性有所不同,而且,RCA单端输出的电平反而更高、声音反而更有力。这似乎是有些反常的。一般同时具备XLR、RCA输出的设备,XLR输出的声音会电平高一些、声音更突出“素质”一些,而RCA的输出会电平略低、声音更“味道”一些。当然也不总是这样,因为平衡输出的电平是厂家设置的,可以设置得高、也可以设置得低些,比如Benchmark DAC1的平衡输出电平,就默认设置得很低(-20分贝)。

但DAC X3解码器却不是这样。我反复对比它的平衡和非平衡输出,觉得颇有意思。

 

DAC X3解码器,其平衡输出,电平明显地要低于其RCA输出,也低于一般台式CD机的RCA输出。举例来说,我用Bladelius Thor合并功放推Marten Duke喇叭聆听,同时用rca信号线和平衡信号线,把DAC X3的平衡输出和单端输出都接到Thor(此机有2路平衡输入、5路单端输入)。实际对比试听时,假如切换到rca一路,音量开到30,那么如果切换到XLR平衡一路,则音量要增大到约40,才能得到相同的音压。所以可以得知DAC X3的平衡输出、单端输出的电平,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单端输出的电平要明显更高。

 

我们知道一部音源设备假如同时有平衡输出和单端输出,那么有些机器,是所谓“假平衡输出”,即平衡输出信号是从单端输出转的,而有些机器,是真平衡输出,其rca输出,是从平衡输出转的。那么RudiStor DAC X3属于哪类呢?它是属于真平衡输出,它的XLR平衡输出,直接来自解码后的模拟放大输出,而它的RCA输出,是从平衡输出转来的,而且,中间应该经过了增益放大,所以电平反而为高。

而且从实际听感的对比,可以明显察觉到,这台解码的RCA输出的声音,明显更有力一些,低频力度更饱满,差不多可以说是我听过的Rudi的作品里低频最有力的了。这点是令我觉得有些惊讶的。我猜测是解码器的设计中,RCA输出信号经过了一个增益放大的缘故。

 

DAC X3解码器的RCA输出,在保持着整机略偏温暖、丰满的基础上,低频饱满性和力度感在Rudi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深刻。那么它的XLR平衡输出呢?难道反而全面不如RCA输出?当然不是的。反复切换对比不难发觉,它的平衡输出的声音,虽然低频能量感、力度弱一些,电平也低一些(需要放大器有更大一些的增益),但平衡输出的声底更为细腻、透明、质感更好一点、结像也略收细一些。整体上平衡输出给我的感觉是高度精细、精致、透明的声音,而且声音很安定、偏内敛。相比之下,RCA输出的声音固然力度更突出一些、饱满一些、性格外向一些,而且电平较高,但透明度、细腻感都不如平衡输出,结像也相对大一些。

可以说这台解码器的平衡输出是典型地代表了欧洲机器传统的精致、典雅、透明的声音风格,而RCA输出则有些强调力度了,相应地妥协了一些透明和细腻度。

 

有网友问我,干脆直白地说,这个DAC X3是否值它万元的卖价?

我个人的感觉,是值的。仅就作为一个解码器来说,它面对万元级的几个对手,比如Lavry DA11、Benchmark DAC1USB、North Star Essensio(Essensio Plus)、谷津HA2,就是毫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有优势的。它的usb输入口采用了意大利M2Tech HiFace界面方案(需要安装专用驱动),实际试听下来效果也不错,比起北极星方案、谷津方案,都毫不逊色。Lavry和Benchmark的usb界面较老,就不比了。

DAC X3附带的耳放,推力并非强项,一方面Rudi做耳放本就不擅长纯粹的“力”,特别是在这个价位,另一方面这是一台解码耳放一体机,一个电源要同时供应给解码板和耳放部分,更是不可能做到与独立耳放去比力度。不过实际试听下来,DAC X3搭配铁三角、天龙等比较好推、不需要很大推力的日系耳机,出来的听感相当妥帖好听。只要不是特别难推的低灵敏度耳机、高阻耳机,DAC X3直推还是可以获得优美好听轻松的效果。大致来说其耳放部分应该是个缩水版的nx03的效果。

综合起来看,我认为这台解码器以声论价,可以支持万元的卖价。而且它的平衡输出、单端输出的特性有所不同,这一点玩家可以利用起来,通过合适的搭配,获得自己喜爱的声音。比如,喜欢Rudi的声底但希望多一些饱满的力度,可以选择用它的RCA输出,如希望得到尽量通透、细腻的声音,则可以用它的XLR输出。总体上说,它特别适合那些讲究人声播放品质、喜欢优美细腻之声的烧友。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