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704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DAC2鼠磨版 对 MDAC5

(2012-08-20 15:40:39)
标签:

解码器

it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国内Arce设计制造的MDAC系列解码器,自从09年MDAC2上市开始,到2011年推出MDAC5和小型的MDAC mini,一共三款,都在各自的价位获得了很多发烧友的好评,包括我的推荐。最近,一款在MDAC2基础上摩改而得的“MDAC2鼠摩版”(由耳机俱乐部“激光鼠”版主摩改)也受到了很多关注。激光鼠在MDAC2的摩改上花了数年时间,反复修改和提高,最后形成的这个“鼠摩版”虽然比原版MDAC2贵了1200元,但效果非常值得,也获得了很多好评,以及我个人的推荐(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dy1z.html)。

 

于是有很多网友关心一个问题:MDAC2的鼠摩版,和售价3880元的原厂MDAC5解码器,这两者相较,又是怎么个光景?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对比试听。左边黑色的为MDAC5,右边银白色的为MDAC2鼠摩版。

 

MDAC2鼠磨版 <wbr>对 <wbr>MDAC5

两台机器都是我手头的样机,并非新机。试听在喇叭系统上进行,只比解码模拟输出的效果,不涉及耳机(MDAC5前面板有2个耳机口,MDAC2只有一个耳机口,在背面)。为试听条件尽量作到公平,两台解码器都用同样电源线(大家知道我有两根完全一样的蛇王“毒液”),插在雅燃8路排插在2个并列的美标口上。试听前,两机在同时开机进行预热。

 

mdac2鼠摩版和mdac5,前端都用我的Fujitsu笔记本电脑,后面为Bladelius Thor合并放大器、意大利CC Admonitor 311书架式喇叭。这是一对略有些美化和温暖的书架喇叭,在pc-fi系统上作为终端播放设备,容易取得好听入耳的效果。

 

这次试听中还用到一根尚未上市的线——QED的一根Performance系列usb线。此线会在未来几个月内上市,价格应该不贵。我听的是厂家发来供评估用的样线。线不粗,样子无特异。

 

MDAC2鼠磨版 <wbr>对 <wbr>MDAC5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是,这两台解码器,在我的试听系统上,表现出了差异蛮明显的声音。所以MDAC2鼠摩版,和MDAC5,这两者,并不是很难分辨的,并不是声音高度相似的。

 

MDAC5的声音特性,或者说主要的优点,是它温醇、丰满、柔和耐听、衔接性良好的声音。我们知道很多pc-fi系统容易搞得冷、硬、干、冲,而MDAC5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一种柔和、温暖、适度内敛的声音底子,很容易构造出一个“pc味”很少的系统。我觉得这是它的主要特色和优点。

为了达到这个设计意图,在声音上,MDAC5是有妥协之处的,举例来说它的高频是有些偏暗的,是一种偏柔和的表现,整体声音重心放低,低频有一定的量感但不是特别结实或刚劲的风格。偏低的声音重心、偏柔和的三段、偏内敛宽松(不冲)的声音性格,造成了它在电脑系统中容易搞出一个柔和耐听、无pc-fi常见症状的声音。从可听性上说,非常有特点。虽然两端延伸有限,但频段内的衔接过渡非常自然,没有任何突兀或“缺一块”的感觉。

 

MDAC2鼠摩版的基本声音,要比MDAC5来得鲜明、活跃、外向一些,按有些人的说法,可能是“更hi-fi一些”。它的高频明显没有象MDAC5那样偏暗,而是更为开扬、亮丽;低频量感略收,结实度要提高一些。整体上MDAC2鼠摩版给我的感觉是频宽(高频)和分离度更好一些,全频声音更结实和收紧一些,无疑这体现了激光鼠版主本人对声音的审美追求。不过,MDAC5身上那种温醇、衔接良好、宽松耐听的气质,在鼠摩版的身上也有所减少。在听有些音乐和唱片时,会觉得MDAC5的声音更为内敛、耐听、有一种浑然一体感,而鼠摩版则相对显得外向和鲜明一些,整体声音清晰度和分离度是有所提高的,但同时也就显得性格不同。我觉得有些人,或者说在有些时候,会更喜欢MDAC5那种“反pc-fi特点”的温醇内敛的声音。

总体说来,MDAC2鼠摩版在年轻人中,或者说在更注重hi-fi素质的群体中,可能是更受欢迎的,而MDAC5,则是挺有意思的,它具有独特的卖点,一反寻常pc-fi的特征,在电脑上弄出很多人愿意形容为“模拟化”的声音,在和鼠摩版的对比之中,它的这个特色,反而更凸现出来。在我接触过的相近价位的解码器里,好像没有类似于它的产品。所以对于那些希望在电脑上追求“模拟化声音”的人来说,他们也许会发现MDAC5具有独特的价值。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