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乐章的魅力
(2012-08-17 23:08:45)
标签:
古典音乐交响文化 |
分类: 音乐及唱片 |
昨晚偶尔胡思乱想,忽然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在我比较喜欢的交响曲里,哪些单独的乐章给我最印象深刻?结果大致脑海里扫了一遍,发觉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特别喜爱的乐章,几乎都是慢乐章——贝3的慢乐章、贝6的慢乐章、贝9的慢乐章、勃1的慢乐章、勃3的慢乐章、布3、布4、布7、布8的慢乐章、马4的慢乐章、马5的小柔板、马9的慢乐章、德9的慢乐章、柴1的慢乐章、柴5的慢乐章,等等。仅举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几个。交响曲的快乐章里我特别喜欢的还真不多,而且即便是我喜欢的“非慢乐章”,也一般是速度并不怎么快的。比如萧5的第一乐章、布7的第一乐章,等等,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但都并不是“快乐章”,基本速度都不快,甚至是偏慢的。舒伯特的“未完成”甚至两个乐章都是慢乐章,而我都很喜欢。
真正的典型的快板乐章,我特别喜欢的居然屈指可数:举例来说我特别钟爱的莫扎特41的末乐章是个典型的快板乐章,其他如舒曼“春天”的第一乐章、贝七的第一乐章,也是我喜欢的快乐章。但,这样的情况不多。
是慢乐章特别有魅力吗?
“慢乐章特别有魅力”这个现象,我个人认为在交响曲里是最突出的。器乐协奏曲里,有魅力的快乐章会多一些。因为器乐协奏曲更多独奏乐器的炫技成分,在快乐章里,这种独奏乐器的炫技,往往要通过比较快的速度来表现,所以器乐协奏曲的快乐章往往也很有吸引力,给人深刻印象。对我来说,在喜欢的器乐协奏曲里,以单独乐章而论,喜欢的快乐章、和喜欢的慢乐章,可能大致平分秋色,慢乐章没有显著的优势。独奏乐器在快乐章里,和在慢乐章里,体现的是独奏家不同的技巧能力、表现的是独奏乐器不同的侧面。
对这个话题有话要说的,可以参与原帖的讨论: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93647-1-1.html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