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 usb线的盲听

标签:
pc-fiusb线it |
分类: 放大器/音箱/线材的评论 |
今天请店里的高个子小丁帮忙,玩了一把usb线的盲听。盲听的对象是店里的一根蓝色普通usb线(百脑汇20块钱买来的,带包装的品质较好的线),和新到的美国PAD
usb线。
本来我觉得没有必要做这种盲听的,因为这根usb线我粗听一下就知道它比普通线高明在哪里了。但我知道usb线对声音的影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所以为了make
sure,还是自己盲听了一把。
我没时间多折腾,只盯着一首歌曲,盲听了3次,全对。
事实上,差别的明确,甚至根本不用“切换”,在听第一根线的时候,我心里已经知道是哪根了(根据声音特征判断)。当然,再切换到第2根线听的时候,可以再确认一下。
如果大家认为我不是在说谎,说的话都是负责的话,那么请记得,一根优秀usb线和普通usb线之间的声音差异,只要会听,是明确可以盲听的。
如果有人认为我是靠蒙的,随便。不过下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PAD这根usb线的声音特征。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为什么可以把它盲听出来。
试听系统很简单。笔记本电脑用usb线接到mdac2解码器(激光鼠版),然后用一副hifiman HE400耳机直插mdac2的耳机口。播放软件用foobar,用wasapi输出。
两根usb线的对照看图。PAD的这根并不特别粗,但屏蔽层编织得很细巧。虽然只是一千多块的线材,在PAD的线里简直算是最便宜,但依然有序列号,写在一端的插头上。
我再明确地说一下,对于有听音经验,懂得如何去听的烧友来说,不同usb线的差异,不用很高级的解码器才能判断,象mdac2这种一千多元的,就足够了。虽然我用了激光鼠摩改的mdac2,但之前我在普通版的mdac2解码器上也对比过usb线,同样有可闻的差异。
以下我尽量简洁地说下声音的差异:
普通usb线(这根还是属于质量很不错的)声音软、糊、结像大、高频延伸和空气感弱,低音量感偏多而糊,是一滩一滩的;PAD的线则声音结实、清晰、高频延伸和泛音更好、低频凝聚有力。
最简单的,在我看来傻瓜式的判断方法,是听一段有明显突出低频成分的流行或摇滚一类,别的统统不管,只听低频。不难注意到普通usb线的低频量大、但不结实,是糊的,一滩一滩的,而PAD这根发烧级的usb线,低频是凝聚收紧的,速度快,不是一滩一滩,而是一团一团的。
这根PAD的usb线,倒是与很多老烧所熟悉的PAD的厚重型的“招牌音色”有些差异,它并不会使声音更“厚重”,只是很清晰和结实地传递数据,出来的声音,对比普通usb线,十分清晰、干净、结实。联想起最近和谷津设计师张先生的交流,在其中谈到usb线时,张先生也说过他的观点——usb线和其他线材有一个差别,usb线不需要靠什么“调声手段”去达成特别的音色或平衡方式,不宜用特殊的编织方式(这一般是调整声音的手段),而只需要以最宽的频带去传输音频数据,得到尽量频宽、干净、结实的声音。PAD的这根usb线反映出这种观点。它没有什么特别“味道”,也并不特别“厚重”,只是在一些基本素质上——频宽、细节、结实性——超过普通的usb线。
最后,我再透露2点消息:1)之前我还做过其他usb线的盲听,也是一根看上去比较粗、比较“发烧”的usb线,我不能透露它的牌子,但盲听下来,和普通的usb线无法有效区分。
2)我还盲听过一根国内某师傅做的diy式的usb线,结果盲听下来发觉和普通usb线有差别,但挖东墙补西墙,竟然无法说比普通的usb线声音更好!同样我也不能透露它的牌子和来历。
而这根PAD的线,是可以明确有效区分的,并且明确有效地比普通的usb线声音好。
所以我个人的听音经验告诉我,usb线不是随便看上去粗点、发烧点,就一定声音比普通usb线声音好的。
附:
usb能影响声音,虽然在部分老烧圈里已经形成共识,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是无法理解和相信的。如果对讨论有兴趣,可以直接看耳机俱乐部的原帖: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86991-1-1.html
附2:
网友iverson到我这里来做usb线盲听的经过和结果,可见: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87799-1-1.html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