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日聚会:Hifiman 801播放器 对 英国之宝508CD机

(2012-04-08 19:41:01)
标签:

hifiman

耳机

it

分类: 耳机/耳塞/耳放的评论

今天下午,在安润峨山路77号加禾503室的地址搞了一次小型试听聚会。主要目的是验证一个说法——Hifiman 801播放器的声音可以和Meridian“英国之宝”CD机相媲美。现场同时提供Hifiman最新上市的HE400平板耳机供试听

 

对比方式为:

Hifiman 801播放内置闪存中的wav音轨,Meridian 508播放同一张CD碟。801播放器用3.5-rca的信号线接入耳放,Meridian 508用差不多级别的rca信号线接入同一台耳放。实际用了Hifiman EF6耳放+HE6耳机作为试听系统。EF6耳放有两路输入,正好同时接两个音源。通过切换输入端,进行对比。

我事先选择了4张唱片专辑,作为试听的音乐内容。内容包括:1)人声;2)爵士乐重奏;3)钢琴独奏;4)古典管弦乐。不求多、但求精,选择录制水平良好的音轨供对比。

 

具体用于对比的4张专辑在下图。分别是:日本Philips出版的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表演瓦格纳歌剧序曲集(管弦乐)、RCA出版的Judds的经典人声碟Heartland(人声)、日本JVC出版的Art Pepper meets the Rhythm Section(爵士乐重奏)、DG出版的波里尼演奏舒伯特钢琴作品(钢琴独奏)。4张碟的音轨用普通电脑抓轨,倒入一台801播放器。

 

周日聚会:Hifiman <wbr>801播放器 <wbr>对 <wbr>英国之宝508CD机

hifiman的工程师带来了Meridian 508和EF6耳机放大器。器材已经上桌了,如图。定型后的EF6耳机放大器比之前的“大黑坨”要好看,前面板做了两个弧度,我觉得设计不错。

 

周日聚会:Hifiman <wbr>801播放器 <wbr>对 <wbr>英国之宝508CD机

注意这台508是美国版的,115V电压,所以前面用了丽特P100再生电源给它供电,输出电压设置在115伏。当然,P100对CD机是正面的作用。电源线为蛇王“毒液”。EF6耳机放大器用了TiGLON 1000A这根五千多元的电源线,肯定对得住它了。801播放器用一根3.5-RCA的信号线,接入EF6的两路输入中的一路,Meridian 508用一对英国QED Performance Audio信号线接入另一路输入。虽然找不到完全一致的两种信号线,但这两组信号线档次差不多,都是几百块的东西。

 

周日聚会:Hifiman <wbr>801播放器 <wbr>对 <wbr>英国之宝508CD机

另外说明一点,由于EF6耳机放大器是步进式的音量电位器,而801和Meridian 508两台音源的输出电平并不相同,508的输出电平略高于801,所以对比切换时,切换到Hifiman 801时需要把音量钮增大一格。不过这一格的“补偿”并非完全精确,只是大致。大家知道这点就好了。

 

现场来的网友,既有新认识的、也有老朋友,既有耳朵很灵、有足够听音经验的发烧友,也有典型的乐迷,包括“马勒狂”和“Jazz狂”。有几位网友在反复切换对比了508和801播放器后,表示完全无法辨别两者的声音差异,即使聆听的是自己很熟悉的唱片和音乐类型,也有几位网友表示能辨别出细微的差异,但都承认差异很细微,不是那种“一耳朵”明显的差异。包括我在内,大家都对Hifiman 801播放器在声音上和Meridian 508相似的程度,觉得颇为惊讶。

 

有两位无法分辨的烧友觉得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木耳”?我说Ok,那么我们试一下能否分辨出Hifiman 801播放器和另一台天龙DCD2000AE之间的差异吧。于是我把桌上的天龙DCD2000AE的模拟输出接到了EF6耳放,和801进行同一曲的对比,结果,他们都很快分辨出了hifiman 801和天龙CD机之间的差别。这是一种风格的差别,确实是不难分辨的。不仅他们分辨出了,在场的网友全部都分辨出了,而且大家对声音差异的具体描述是相近的——天龙的声音要明显偏外向、声场靠近、低频猛、力大势沉、音色饱满有力但略硬一些,而801播放器的声场略远,音色要更柔、更圆滑,低频不猛。两者的差异是一耳朵的,用EF6这种有两路输入的放大器进行A/B切换,非常明显。我相信耳机俱乐部的网友都可以不困难地把两者分开。


但是,回到Meridian 508,还是分辨不了,差异还是很小。一位网友问我:为什么呢?我代Hifiman回答他:因为Hifiman的老板“南开米饭”本人喜欢的就是英国之宝的声音,这是他的声音审美取向,而801播放器,就是按照他的声音审美来设计的。英国之宝的CD机,在hifiman厂家里是担任参照音源的。801和Meridian 508声音难以分辨,说明这个播放器的设计目的是基本达到了。(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不代表hifiman厂家。)

 

趁着有2路输入的EF6耳放在场,我们现场又做了一些对比性的试听,包括把天龙dcd2000AE的模拟输出,接入EF6耳放的一路,dcd2000AE的同轴数字输出,接到MDAC解码器(1680元的MDAC解码器),经过MDAC解码后,再接入EF6耳放的另一路,进行两路的切换对比。

 

两路切换对比下来,在场的几人都竟然惊讶地发觉:差异非常小!在EF6+HE6这样档次的后端上,差异非常小!天龙CD机的模拟输出,固然占了一点优势,但比起一千多块的MDAC解码来,拉不开很明显的差距。

为什么呢?难道说明1680元的MDAC解码器,竟如此强大?和万元级天龙CD机的解码部分,差距很小?

 

其实是因为我们在线材上“作弊”了。我给天龙用了一根国产电源鸡线、信号线用几百块的QED,而MDAC解码器用了蛇王电源线、5千多块的TiGLON R1信号线。于是两者的差异真的不大。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天龙CD机本身作为转盘是很好的,定下了一个好的声音底子(数字源也是很重要的),所以MDAC解码器才能有这样良好的表现。如果MDAC解码器前面接的是电脑,就完全没比头了。

之后我们对换了线材,把TiGLON信号线给天龙CD用,QED给MDAC解码器用,再对比,差距就明显了。

 

下面让我说说我听下来Meridian 508和Hifiman 801播放器之间的“细微差异”。主要是,虽然两者的音色很相似,都是一种温暖、圆滑、柔和耐听的声音,但508的声音还是质感和活生感好一些,801出来的声音相对来说比较“平”一些。我个人觉得比较明显的地方是听那张瓦格纳歌剧序曲,以及Judds的人声。比方在歌剧序曲中,注意听弦乐合奏的声音和结像,CD机出来的声音更有活生感一些,弦乐群的结像更凸现一些,而801播放器出来的声音,就缺了一些结像的凸现感。有一位网友对我说,他在508的声音里听到更多“弦乐群里悉悉索索的声音”而801的声音似乎就少了一些这种声音。他的话很朴素,但我完全能理解。这种所谓“弦乐群悉悉索索的声音”其实就是CD机出来的声音里一种活生的质感。

这种差异,我个人觉得未必是801播放器的问题,也可能是CD碟与抓轨音频文件之间的“媒介差异”。也就是说我多次说过的“pc-fi声音特征”的一种表现。大体来说,我个人一直的观点是,CD碟出来的声音更活生一些,pc-fi的声音相对要显得平面一些、呆一些。也许这是数码音频数据的基础物理媒介层面的差异造成的(CD碟 vs 音轨文件)。无论是什么原理机制,实际听感往往就是如此。包括Embla播放器在播CD碟和音轨时,也表现出这种差异——CD碟的声音多一分活生感,而音轨文件的声音很干净,但表情平板一些。

 

最后,再写一点关于hifiman 801的个人评价。

其实我很早就注意到,尽管很多人把801仅仅看成一个“随身播放器”,但实际上801既是一个体积偏大的“随身播放器”,同时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台式音源。在声音的品质上,它确实不逊色于一些台式机。比如我尝试过,从801的line out口接出信号,去给耳放、或给有源喇叭,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即使是它的下级机603,line out输出也已有不错的效果。有多个顾客在我这里搭配了诸如603+Novo+HD650之类的办公室小型台式系统,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同样地,也有顾客采用801+Solo/Violectric+HD650之类的组合作为办公室小台式组合,也觉得满意。从这个角度看,我再说一次:801不仅是个随身播放器,也可以作为一个小型的台式音源来看待,声音的品质确实不错。特别是,假如你认可和喜欢它那种温暖、适度丰满、圆滑、柔和的声音底子,那它是很不错的一个音源。

现实地看,801播放音轨,和它调声时参考的对象——Meridian的CD机去比,还是有差距的(具体我前面描述了),但音色确实很象,有着同样的优点和特色。不过,假如和风格不同的CD台机去比,那差异还是一耳可闻的。今天聚会上把801的模拟输出和天龙DCD2000AE去比,结果所有听了的人都觉得很有成就感——都毫不犹豫地发现了两者的差异点。天龙CD的声音更结实、外向、硬朗,特别是低频要猛得多。这种风格不是一路的差异,耳朵稍有经验的发烧友,在系统设置成能够A/B快速切换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辨认的。

如果是以Meridian 508那样的机器作为参照物、作为设计时的声音参考对象,那我觉得801播放器还是成功的。前面我提到的“差距”,至少有一部分,我个人认为是格式造成的——是CD碟的物理格式,和音轨的物理格式,带来的不同声音特征。由于音响审美观的不同,可能还有人会更喜欢音轨物理格式带来的更干净一点的声音特质。

 

附:

这个话题在耳机俱乐部论坛又吵得厉害了,愿意看吵架的,请移步原帖: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82750-1-1.html

 

 

 

(暂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