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精彩的佩拉西亚独奏会(Murray Perahia)
(2011-10-23 23:06:16)
标签:
钢琴音乐会文化 |
分类: 音乐及唱片 |
刚从钢琴大师Murray Perahia的独奏会回家,不得不写一句留作纪念——非常精彩!
今晚的演奏曲目,包括了巴赫(法国组曲第5首)、贝多芬(作品90号奏鸣曲)、勃拉姆斯(晚期作品119)、舒曼(童年情景)、肖邦(前奏曲、玛祖卡、谐谑曲各一)。加演2首作品,舒伯特(即兴曲)、肖邦(练习曲)各一。在这些曲目中,大师完善地表现出了每位作曲家音乐的性格,他的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肖邦,性格各自不同,是非常全面而精彩的演绎。没有两位作曲家的作品被他演绎成一样。即使只从发音、分句看,就各个不同,绝无雷同或重复,非常精彩。
大师的总体演奏特征,我觉得是自然、优美、细腻、风格感准确。
风格感准确,我前面已经说了,也就是演奏谁的音乐,就像谁的音乐。而不是“象佩拉西亚”。大师不是那种“特型演员”式的演奏家,演绎谁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他更像是一位优秀的、全面的演员,演奏谁的音乐,首先是象作曲家,而不是象佩拉西亚。
今晚的演奏会曲目跨度、风格跨度是很丰富的,从巴洛克时期的巴赫“法国组曲”、古典时期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2个乐章的作品90,分量不算重)、浪漫派时期的舒曼“童年情景”、勃拉姆斯最晚期的钢琴作品119号(4首组成),再到钢琴家必弹的肖邦。加演曲目里的舒伯特“即兴曲”也是他的拿手。我不一一细说了,但总结一句就是:弹谁象谁!相对来说,我个人的唯一一个保留,是他演奏肖邦,略微有一点点不满足。大师的性格里稍微缺乏了一丁点肖邦作品所需要的华丽、夸张,而显得有些过于质朴和柔美(肖邦远不只是柔美那么简单的)。玛祖卡的特有节奏,也不是最为令人信服。相比起他弹奏的异常精彩而到位的巴赫、贝多芬、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他的肖邦,有时令我觉得稍差一口气。除此之外,一切都那么令人满足。
大师的演奏非常细腻、优美,但又不是那种很刻意、做作出来的细腻,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优美。没有过度的自由节奏、没有华丽的烟花、没有故意做出来的多愁善感,和他在录音室唱片版本里的演奏很接近。富于诗意的演奏、柔美的触键(作品需要时也可以发出雷鸣,但最擅长的还是柔美的指触)、出色的音色控制,使人感觉是在听一位琴键诗人的吟唱。纯粹的技术炫耀,在他的演奏中几乎是没有的。
之前没有听过佩拉西亚大师的现场。现在不得不叹服,这位已经65岁的大师,确实已经到达了非常全面而自如的境界。他不是一个炫技派的人物,从来就不是,他从来不靠八度轰鸣、魔术般的手指功夫吃饭,所以不用炫技派大师的技术要求去衡量他,而要从一位钢琴诗人、一位音乐家的标准去衡量他,这样的话,他确实是很全面的一位钢琴大师。他那健康而自然的优美、细腻、诗意,是当今乐坛上很稀罕的美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