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界的“达芬奇”

标签:
文化 |
分类: 其他杂文 |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字,教大家如何识别“假洋鬼子”。现在看来那篇文字有必要再读一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8pqn.html
说起国内Hi-Fi圈的假洋鬼子产品,最著名、知名度相对最高的,可能是所谓“德国雅宝”了。我一直很奇怪这么一家颇有规模的国内厂家,做的线材看上去确实也不错,为何偏要采取这种假洋鬼子的营销策略。即使你成功一时、甚至维持成功很久,但都难保某一天会落得“达芬奇”家具的下场。这是一种长期在“达摩克利斯之剑”之下生存和发展的营销生存方式,其实它的根基是很脆弱的,一旦被媒体指向暴光,影响扩大,便随时可能变成“达芬奇”。既然厂家有一定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为何不采用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无后顾之忧的营销方式呢?为何一定要自吹“德国雅宝”呢?
还有来自香港的所谓“英国灰武士电源线”和“美国Powerhouse发烧保险丝”,也采取了同样的假洋鬼子的宣传策略。即使Powerhouse的保险丝在烧友中口碑不错,我还是要指出,这是一种不好的营销策略,作为消费者和发烧友,即使这个产品本身不错,我还是不主张支持这样的厂家和产品。
在耳机领域,俱乐部论坛已有网友指出,有一个深圳土生土长的品牌“宾果”(Bingle),常把自己去和丹麦挂钩。源自丹麦?怎么个源法?具体大家可看这个帖子: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62828-1-1.html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