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设计和制作功放的艺术就是平衡声音的艺术
(2010-07-24 10:20:06)
标签:
音响发烧文化 |
分类: 发烧理念 |
帖子讨论很热烈,建议大家去看看: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wthread.php?tid=143701
主要是我转引的家电HI-FI论坛名人“勃总”发的一个帖子引起的讨论。勃总的原帖如下:
设计和制作功放的艺术实际就是平衡声音的艺术
以前段日子在论坛上引起很大争议的李勇乙类功放为例,勃总没有听过这台功放,但从这功放的线路,用料,制作细节来判定这台功放根本不会好声,结合李勇本人在论坛的发言来看,他对音频这块了解甚少,可以说他对声音几乎一无所知!他在今夜星光的影响下产生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即在功放中采用某种元件和某种电路就一定会好声,把一个系统工程看成一个十分简单的局部,于是谬误就产生了!
让我们先未看下这台功放的线路,这个线路来自于国半公司的推荐电路,李勇只不过把它的末级输出改成的场效应功率管,并把它的偏置状态改成了乙类!勃总完全看不出这样做的必要性!首先在这个LM4702是国半为低档功放提供的一种廉价解决方案,它的长处是制造简单,几乎不需要什么调整,而非在音质上有什么惊人的表现!李勇把状态设定为乙类并声称这台功放能输出60瓦不失真功率,勃总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是开关电路,这台功放实际是低偏流甲乙类的,末级用TO220封装的场效应功率管最多只能输出35瓦功率!英国audiolab8000a功放同样标称每声道60瓦功率,用的是200瓦级别的三肯功率管MT200的封装尺寸。大小差不多是TO220封装尺寸的3倍以上!由于场效应功率管的内阻高于同级别的普通双极型功率管,所以要输出60瓦功率一定要双管并联!且从经验来看末级用场管的功放静态电流要取的大一点才对音质有利!李勇的设计明显违背了客观!以勃总多年的经验来看,场效应功率管能用在音频上的不过十余种型号,绝大多数场效应功率管是为开关电源设计的,随便拿工业用场管用在音频上带来的效果是负面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李勇功放的制造细节,他用了200瓦的劣质电源牛,因为他只花费了140元,有心人可查一下当前铜的价格有多高,这样的电源牛用在功放上声音表现一定低下,因为牛是功放的心脏,不讲别的,仅驱动力一项就会因电源的不良而大打折扣!这个功放若要输出60瓦功率至少要用到400瓦的名品牛,乙类和低偏流的甲乙类功放对电源牛的要求特别高,这是因为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会随输入信号作大幅度的急剧变化所致!你看下乙类功放的老祖宗naim,他家用的是昂贵的爱尔兰telama牛。另外是李勇随便把经工业高频洗礼过的二手电容不加考虑的用在功放上,且任意确定容量。也是衰声的根源,要证明这点很容易。搞个全新的换上,你看看声音的变化有多么大?这个功放应是纯后级而不是意义上的合并机,这个功放在最好的情况下做到nad3020的水平己经是万幸了,所以不能对它有什么奢求!
勃总通过这个事例向大家说明这样一个事例:设计和制造功放的艺术实质上是平衡声音的艺术。大家想过没有今天的功放看起来结构差不多,为何声音有着天壤之别!勃总认为这些声音的差别主要出于设计者是否懂音乐,懂声音,在此基础之上对功放细部的调整产生的。对于懂声音的设计者,调整功放的声音就很容易,在一个架构合理的功放线路里,细节调整无非是电源变压器的容量和品质、滤波电容、、退耦电容、消激电容、反馈旁路电容及输入电容的品牌和容量的调整,还有工作点和静态电流的调整!只要你懂声音,肯花时间就一定能成功!切记功放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什么某个线路和某个元件绝对能保证好声,关键在于设计者综合能力的运用和对声音的了解,细节决定成功!大家想下像quad303这样拙劣电路的前级却能发出让大家一致叫好的声音,原因就在于设计者精通平衡声音的艺术所致!而雅马哈的超前馈ala电路看起来技术超群,发出的声音却让大家一致摇头的原因也在于设计者忽略了平衡声音这个步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