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704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玩具:一款便携型SD卡播放器

(2010-07-19 21:03:20)
标签:

播放器

it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看图。大家觉得如何呢?


新玩具:一款便携型SD卡播放器

这个小玩意输出口设置得挺全的。前面板有同轴、光纤、模拟输出(与光纤输出合用一只3.5毫米孔)。当然还有一个耳机3.5毫米孔。

背后有开关,有稳压电源入口,有充电口(给内置电池充电),还有——SD卡槽。这是它的命门,因为它就是播放SD卡上的WAV文件的。随机附送一张8G的SD卡(图中露出兰色屁股的)。

 

新玩具:一款便携型SD卡播放器

播放、停止、进一首、退一首、进入下一层文件夹、退回上一层文件夹,靠的是这5个按钮。DISPLAY小了些,算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但 ...... 关键还是听声音的,这个估计也就不太讲究了。讲究这个的,应该都买iPhone去了。

 

新玩具:一款便携型SD卡播放器

这个小东西,正式学名叫QLS(品牌),型号叫QA350,我觉得它的设计是蛮花了心思的,大家看,WAV文件通过SD卡装进去后,能:

1)直接插耳机听

2)从LO输出到耳放或放大器听

3)从同轴(或光纤)输出数字信号到解码器听

显得,这追求的是容许多种玩法。容我生造一个词,叫Playability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smilies/default/lol.gif

 

从下图可以看出,这个产品厚度和HIFIMAN HM801大致相当,但明显要高出一截。但就其体形而论,仍是个适合便携的东西,可以方便地塞在包里甚至兜里。

从功能性讲,它具有数字输出,这个是HIFIMAN不具备的,模拟输出两者都有,都可方便地接入放大器,或通过优质耳放来提升耳机效果。

不过,HIFIMAN在功能性上有一个重要优势——它除了可以当硬盘播放器之外,还可以作为解码器使用,特别是具有USB端,可以连接电脑作为解码器工作,而这个QLS就不行,没这个功能。其实,机器设计到这个份上,完全可以再追加这个功能的。这个功能不能说不重要。毕竟,SD卡也就8个G,储存的专集不过十来张,而电脑硬盘就大得多了,如能作为DAC工作,连上电脑播放电脑硬盘里的音乐资源,是非常实用的。

 

新玩具:一款便携型SD卡播放器

寄给我这个东西的是一位网友。我查了查网上价格,这个东西不贵,一千来块。

初步使用下来,我注意到一个蛮明显的小问题——我把一整张CD按常规方式抓轨成WAV后,拷贝进SD卡,再把SD卡塞入机器后背播放。QA350在播放完每一个track后,进入下一个track之前,会发出“哒”的一响,有点烦人(耳机里传出)。每次track之间都会有这样一响,而且音量不低,不是很轻微的那种。不明白这是设计上的bug,还是这台样机本身的问题。

希望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据有人说WAV文件要经过一次转换,就可以消除这个现象。

 
声音方面,刚开机确实QA350的声音显得比较硬和冷,不够柔和,换了几副耳机都是这样,即使是温暖型的耳机,机器本身的调子也压倒了耳机。这种声音听久了是比较烦的。为了让它尽快进入状态,我每天工作时把它插上耳机,在那里空放煲机,足足等候了它一个星期时间。
 
煲机快一周之后,声音有没有变化呢?应该有,但也比较细微,不是本质的变化。它不会从一台风格偏硬的机器煲了一阵就变成偏柔和的机器了,从一台偏冷的机器变成偏暖的机器了,不会这样。

三岁看老,开机看七分,一直是这个样子的。我自己的经验,一台机器最早刚开声的1个小时,是不可作为判断依据的,因为可能还没有稳定,你听到的声音都不太算数,但1-2小时之后,就可以“看七分”了。
 
这个QLS的播放器,确实声音是有些偏硬郎的,这样的声底固然容易给人“清晰”“速度快”的感受,但长时间聆听,是不太耐听的,特别是你的耳塞/耳机也是这个风格时。机器的设计者我觉得还是犯了一个国内很多厂家都会犯的毛病——用好的芯片把声音做出来,然后不懂得去调整,把声音调得比较好听。

好听的声音是有一些共性的,比如柔软、顺滑、细洁,自然真实的声音也是具有这些共性的,必须了解自然真实的声音并不是硬朗的,并不是不耐久听的。如何在保持纯净、通透、中性音色的同时,把机器的声音调整得柔和一些、顺滑一些,才是见水平的地方。

对我个人来说,要使这个机器可听,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找声音尽量柔和、温暖的耳机或耳塞。比方我用铁三角AD700耳机搭配它,就可以听下去。在某种程度上,铁三角耳机较为温暖、柔软的声底,也被QA350用它自己的特性“盖过”了,AD700在它的驱动下,声音变得迅捷有力,干净利落。如果是用一些本身声底偏冷、偏硬朗的耳机来搭配,那我不得不说,QA350是很难入耳的。
 
大家也看到了,这个机器反正价格也不贵,也就是一千元不到,买来搭配一个尽量温暖柔和、味道型的耳机或耳塞,这么听听,还是可以的。如果相信它音质能比什么入门台机,甚至多少多少价位的台机,那是不可信的。知道这点就好了。
 
此外,既然这部机器具有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所以把它外接耳放、外接解码器,我也都试了。

外接耳放是挺有意思的——外接到Voyager“旅行者”耳放,我们得到了透明度更高、高低频两端延伸明显更好的声音,但声底还是有些偏冷和硬,听感似乎很干净,但又觉得缺了一些柔滑感和丰润感。接到“旅行者”耳放听过后,插回QA350直推,会觉得QA350的声音相比之下似乎“暖”了一些,但透明度差了,两端延伸差了,声音堆在中间一段。

总的来说我不建议把QA350接在“旅行者”这样高度透明的耳放上听。如果是接个声音温暖柔软的胆机耳放,还是可以考虑的。不过这样高素质的便携耳放也是极难找的。

把QA350作为数字源,即“WAV转盘”,接到解码器,又效果如何呢?我把它以同轴接到LAVRY DA10解码器,试听了一下。并且把它和天龙DCD2000AE播放同样曲目的原版CD,也以同轴方式接到DA10解码器,做了对比。

应该说,接到DA10解码之后,音质的长进是非常显著的。最大的差异点是,DA10解码后的声音,鲜明饱满,结像具有实体,而切换回QA350自身的模拟输出,则声音变得相对地虚浮,结像不结实,音色平淡。

所以可以说,QA350通过外接优质的解码器,是可以大大提升声音的素质和表现力的。当然,便携性就确实不存在了。
 
QA350播放WAV文件,同轴接入DA10解码,对比DENON DCD2000AE播放原版碟,同轴接入DA10解码,差异有没有呢?有多大呢?

试听下来是不错的,虽然差异点是存在的,但我觉得不算很大。DCD2000AE播放原版碟作为数字源,声音略宽厚和丰润一些,但QA350声音也不错,和DENON的CD机作为数字源,两者间的差异算是不大的。也就是说QA350作为一个数字转盘,水平不错。
 
最后总结几句我的感想:这种小型的、硬盘记录WAV文件的播放器,做出声,确实不难,但难在做出好的声音。象我个人比较喜欢的Hifiman HM801,作为硬盘播放器或者作为解码器,都是很好听的,虽然贵,但确实模拟输出的音质是这个QA350无法比拟的。但QA350作为数字源或者叫“数字转盘”,确实还是不错的,通过外接优质解码器,可以取得良好的音质。具体如何使用,如何平衡便携性和音质,各位读者就自己考虑吧。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