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谈发烧:Enough is Enough
(2010-05-03 10:47:36)
标签:
发烧文化 |
分类: 发烧理念 |
Enough is
enough,这是一个我久已想写的帖子。其实到现在也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去写,但我希望先把这个标题提出来,或许在我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意思之前,大家先可讨论一番。
Enough is enough,即所谓“够用就好”,我自己是这么信奉,并这么实践的。虽然我有时会去听一些比较高级,昂贵的器材,并写文章介绍它们,比如最近我就开帖子写到了dCS、WEISS、KRELL、ESOTERIC的一些昂贵器材,但并不表示我鼓励、鼓吹大家去以此为消费目标,一掷千金。包括我自己也不会去买这样的器材。生活是复杂的,也是丰富的,发烧/听音乐只是一个个人业余的爱好,除非经济真的十分宽余,买几万元的器材浑如无物,否则的话,生活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快乐也很多,更重要的一点是,中价位器材已可提供给我们足够的音乐欣赏乐趣。所以 ...... Enoug is enough!
Enough is enough,即所谓“够用就好”,我自己是这么信奉,并这么实践的。虽然我有时会去听一些比较高级,昂贵的器材,并写文章介绍它们,比如最近我就开帖子写到了dCS、WEISS、KRELL、ESOTERIC的一些昂贵器材,但并不表示我鼓励、鼓吹大家去以此为消费目标,一掷千金。包括我自己也不会去买这样的器材。生活是复杂的,也是丰富的,发烧/听音乐只是一个个人业余的爱好,除非经济真的十分宽余,买几万元的器材浑如无物,否则的话,生活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快乐也很多,更重要的一点是,中价位器材已可提供给我们足够的音乐欣赏乐趣。所以 ...... Enoug is enough!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两种发烧友”可以参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bm91.html
我到现在仍是持文中的那个观点:长久地爱好HI-FI的发烧友,只有两种,一种是忠实的乐迷,一种是出于对HI-FI技术、对HI-FI硬件产品本身的迷恋。如果不是出于这两种动机的发烧,都不会长久。很多人发烧又退烧,就是因为他们发烧就不是属于这两种(典型的如跟风、赶时髦、受朋友影响)。
我自己是属于前一种,是出于对音乐欣赏的爱好才发烧,才发烧至今的。对于我这一类的发烧友来说,更应该Enough is Enough。对于后一种发烧友,本身出于对HI-FI硬件技术的爱好才发烧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猜还是会不断往上烧。
我到现在仍是持文中的那个观点:长久地爱好HI-FI的发烧友,只有两种,一种是忠实的乐迷,一种是出于对HI-FI技术、对HI-FI硬件产品本身的迷恋。如果不是出于这两种动机的发烧,都不会长久。很多人发烧又退烧,就是因为他们发烧就不是属于这两种(典型的如跟风、赶时髦、受朋友影响)。
我自己是属于前一种,是出于对音乐欣赏的爱好才发烧,才发烧至今的。对于我这一类的发烧友来说,更应该Enough is Enough。对于后一种发烧友,本身出于对HI-FI硬件技术的爱好才发烧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猜还是会不断往上烧。
就我自己而言,一台万元左右的,声底健康平衡的CD机,比如我店内用的天龙DCD2000AE,当然更贵和更高档些更好,如英国EXPOSURE
3010S、美国Ayre CX-7Emp、丹麦林道夫CD-1等,搭配英国Solo、音乐传真V8、德国SPL
Auditor、意大利RudiStor NX-03那个级别的耳机放大器,以及“声海”HD600、HD650、AKG
K701、德国大师450Pro、天龙D2000、D5000、歌德RS1i、铁三角A900Ti、W1000级别的耳机,出来的效果,已完全使我本人能安心地欣赏音乐,得到很多音乐欣赏的乐趣。花点心思和小钱(相对的小钱)把避震、供电做好,根据口味选好线材,听音乐,已完全OK,声音已很不错。
再上去档次的耳机,如天龙D7000、歌德GS1000、PS1000、声海HD800、SONY Qualia 010、铁三角W5000、拜亚T1,确实能提供更高的解析、更大的声场和声音规模,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需要更好也更昂贵的前端音源和放大器。这样整套系统的价位就全体拔上去了,不“拔”的话就容易造成声音不平衡,效果反而不协调。那种鼓吹MP3直推高级耳机如何如何、电脑声卡直推高级耳机如何如何的言论,说实在的,我是非常不以为然的。用到这个级别的耳机而不给它搭配相应的前端,真是开玩笑的,出来的效果也根本是“不正常”。有些人用一副高级耳机用了多年,但其实根本还没有认识这副耳机,因为一直在听它不正常的声音。一旦有机会听到合理的前端搭配下,这副耳机出的声音,才会意识到,以前根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试问玩HI-FI喇叭的烧友,大家可去问问,有谁是买了近10万级别的喇叭,然后讨论用AV功放推如何如何的呢?我在本段里提到的这些所谓“超级动圈”,论声音素质,除了耳机的天限因素之外,完全是5-10万元喇叭的级别了。讨论用什么“直推”,在我看来,就和讨论用AV功放或几千元的功放推5-10万元喇叭一样。当然,那样也能出声,而且某些方面的素质可能还会好于高级放大器推低档些的喇叭,但那样的声音,是缺乏平衡感、协调感的。更根本谈不上发挥好这些高档耳机。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大家也完全可以不同意。也许我有些不追求音质的极端(特别是某些方面的极端),而更追求声音的平衡感、协调感,以及音乐欣赏的舒适。毕竟我四十岁了,到了这个“不惑”的年龄,我已不追求极端,而更欣赏平衡与协调。
再上去档次的耳机,如天龙D7000、歌德GS1000、PS1000、声海HD800、SONY Qualia 010、铁三角W5000、拜亚T1,确实能提供更高的解析、更大的声场和声音规模,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需要更好也更昂贵的前端音源和放大器。这样整套系统的价位就全体拔上去了,不“拔”的话就容易造成声音不平衡,效果反而不协调。那种鼓吹MP3直推高级耳机如何如何、电脑声卡直推高级耳机如何如何的言论,说实在的,我是非常不以为然的。用到这个级别的耳机而不给它搭配相应的前端,真是开玩笑的,出来的效果也根本是“不正常”。有些人用一副高级耳机用了多年,但其实根本还没有认识这副耳机,因为一直在听它不正常的声音。一旦有机会听到合理的前端搭配下,这副耳机出的声音,才会意识到,以前根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试问玩HI-FI喇叭的烧友,大家可去问问,有谁是买了近10万级别的喇叭,然后讨论用AV功放推如何如何的呢?我在本段里提到的这些所谓“超级动圈”,论声音素质,除了耳机的天限因素之外,完全是5-10万元喇叭的级别了。讨论用什么“直推”,在我看来,就和讨论用AV功放或几千元的功放推5-10万元喇叭一样。当然,那样也能出声,而且某些方面的素质可能还会好于高级放大器推低档些的喇叭,但那样的声音,是缺乏平衡感、协调感的。更根本谈不上发挥好这些高档耳机。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大家也完全可以不同意。也许我有些不追求音质的极端(特别是某些方面的极端),而更追求声音的平衡感、协调感,以及音乐欣赏的舒适。毕竟我四十岁了,到了这个“不惑”的年龄,我已不追求极端,而更欣赏平衡与协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