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KOSS经典入耳耳塞Spark Plug最新改款Pathfinder

(2010-04-10 20:02:06)
标签:

耳机

耳塞

it

分类: 耳机/耳塞/耳放的评论
KOSS的平价入耳耳塞产品里,最有代表性的是Plug(塞子). Plug流行一段时间后,改款成为Spark Plug(火花塞). Spark Plug流行几年之后,最新的改款又出来了,名字改为Pathfinder(探路者).

图为最老的Plug和后来的Spark Plug.
 
KOSS经典入耳耳塞Spark <wbr>Plug最新改款Pathfinder

KOSS经典入耳耳塞Spark <wbr>Plug最新改款Pathfinder

这是最新一代的"探路者". 大家可以看到,它基本保持着Spark Plug的样子,但耳机线上增加了音量线控.
 
从Plug到Spark Plug再到Pathfinder,KOSS的这款经典产品一直保持着柔软可捏的阻尼耳塞头,佩带时必须先用手捏扁,然后塞入耳道,随着耳塞头的逐渐复原,它会堵塞耳道,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Pathfinder作为该款产品的最新版本,比前代Spark Plug增加了线控,增加了一个白色的便携袋,还增加了一种新的耳塞头——黑色橡胶三节套.
 
大家知道,KOSS的PP也好,PLUG也好,都是低频量感较为丰富的产品. Plug耳塞之所以那么多年未衰,重要原因也是许多年轻人喜欢它的低频. 当然,也有不少发烧友是嫌它低频过多的. 正好我手头有一副老款的Spark Plug,是2006年安润上海店刚开店时拆样的,把它和最新款的Path Finder相比,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老款Spark Plug的低频更多,更重,更混,中高频相对被掩盖了不少,而Path Finder的低频减少了很多,中高频的清晰度要提高了很多.
 
有人会说,新一代Path Finder是否会低频减得太少了呢? 是否就不象KOSS了呢?

由于不同的人对低频量感,全频平衡方式的口味和要求是很不一致的,所以我也无法替代所有人回答. 但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窍开": 入耳式耳塞都是可以自行调节低频量感的. 你把耳塞塞得深入一些,就会得到更多的低频量感,而如果你嫌低频太浓重,就塞得浅一些,比如我佩带Path Finder时,基本是不用捏那个耳塞头的,就直接轻轻地把它放进耳道,这样的低频我觉得差不多正好,如果捏小耳塞头再深入放置,低频量感对我来说就太多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老款Spark Plug的低频是实在太多了,我吃不消,而新款Path Finder在"浅塞"的情况下,差不多能接受. 它提供的三节套也是一个很好的耳塞头. 如果使用三节套+浅塞,可以得到低频更少些,中高频更清晰些的声音.
 
其他也没什么可多说的了. 毕竟这只是一副一百多元的入门级耳塞产品. 但注意它在一百多元的入耳式耳塞里,性价比依然是很好的. 别的不说,口碑不错的日本DENON C252耳塞,我拿出来与Path Finder做了一个简单对比,同样是"浅塞"的情况下(深塞的话低频同样吃不消),Path Finder的人声更有磁性,更为饱满,高频细节也稍好于C252.

熟悉KOSS的人可能知道,KOSS不仅是低频,还有在低价位颇为可听的人声表现.
 
总体来说,新款Path Finder增加了线控音量,增加了一个便携小包,增加了一种三节套耳塞头,而声音比老款更为清晰,低频减少而浑浊度降低,同时与类似价位的入耳耳塞相比人声有着不错的表现,我觉得总体是值得一改的.

从Plug到Spark Plug到Path Finder,美国KOSS的这款入门耳塞产品虽然做工不算精美,也没有花哨的颜色,但一直以平易的售价,丰富的低频,不错的人声表现占有一席之地,这和日本铁三角,SONY那种千变万化,日新月异,新型号层出不穷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理念.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