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其他频道耳机耳塞 |
分类: 耳机/耳塞/耳放的评论 |
有些耳机,是名气很大的。耳机很大的,往往是众望所归的。比如森海HD580、HD600,比如AKG
K501、K1000,比如拜亚动力DT831、DT880,这些名气很大的东西,一B般都是实至名归的。中低价位的产品里,也有名气较大,大到甚至不玩耳机的人也“听说”过的,比如森海PX100、PX200,KOSS
PP,拜亚动力DT231,AKG
K66,铁三角EC7、舒尔E2C等等。这些东西未必是最棒的或者最超值的,但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才能成就其大名。
但也有些耳机,本身素质非常高,或者有非常独到的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价值被低估,名气不怎么大,知道的人不怎么多,或者评价低于其真实素质。多年来我也接触过这样一些东西。
KOSS A/250

这是一副名气不很大,但真实素质非常好的耳机。它样子一般,有着美国耳机粗犷的本色,大大的黑色耳罩看似“很大”,其实佩带还是很舒适的。记得我最早大约在2000年前后向网友推荐此耳机时,还曾经一度引起“枪手”的怀疑和争辩。但我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很支持A/250的素质——尽管现在它已经停产,再推荐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A/250的声音是比较全面的,全频没有什么明显漏洞,声音结实而均衡,表现音乐方面没有什么不擅长的地方,基本上HI-FI的各方面素质它要什么有什么,全面性堪与名气大得多的HD580媲美。特别是表现女声,它是有一种特殊的“磁性”。表现美国本土的音乐,如ROCK、JAZZ、BLUES,它的表现特别地合拍。但演绎西方正统的古典音乐,它也一样不俗。这是它的本事!要说缺点,它的音色略偏干了一些,不是很“油润”,音场也并非其最强项。其他还真说不出什么明显缺点了。
A/250当年的价格为1400左右,还略低于HD580,现在连二手都难找了,但即使在今天,它还是一副难得的表现全面而均衡的耳机。古典、流行、人声、JAZZ,ROCK,you name it,它都能唱好。
但也有些耳机,本身素质非常高,或者有非常独到的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价值被低估,名气不怎么大,知道的人不怎么多,或者评价低于其真实素质。多年来我也接触过这样一些东西。
KOSS A/250

这是一副名气不很大,但真实素质非常好的耳机。它样子一般,有着美国耳机粗犷的本色,大大的黑色耳罩看似“很大”,其实佩带还是很舒适的。记得我最早大约在2000年前后向网友推荐此耳机时,还曾经一度引起“枪手”的怀疑和争辩。但我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很支持A/250的素质——尽管现在它已经停产,再推荐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A/250的声音是比较全面的,全频没有什么明显漏洞,声音结实而均衡,表现音乐方面没有什么不擅长的地方,基本上HI-FI的各方面素质它要什么有什么,全面性堪与名气大得多的HD580媲美。特别是表现女声,它是有一种特殊的“磁性”。表现美国本土的音乐,如ROCK、JAZZ、BLUES,它的表现特别地合拍。但演绎西方正统的古典音乐,它也一样不俗。这是它的本事!要说缺点,它的音色略偏干了一些,不是很“油润”,音场也并非其最强项。其他还真说不出什么明显缺点了。
A/250当年的价格为1400左右,还略低于HD580,现在连二手都难找了,但即使在今天,它还是一副难得的表现全面而均衡的耳机。古典、流行、人声、JAZZ,ROCK,you name it,它都能唱好。
KOSS ESP950

这副静电耳机系统,是目前除了日本STAX外唯一还生产着的静电耳机。由于STAX在静电耳机方面的“事实垄断”,很多人把STAX耳机的特点,和静电耳机声,划了等号,认为静电耳机就应该是象STAX这样的。其实不然。STAX耳机之外,ESP950独树一帜。
ESP950可以大致形容为“超级A/250”。它的声底和A/250类似,全面而均衡,没有什么不擅长表现的音乐类型。记得一次有位顾客来店选购耳机,在铁三角W5000和ESP950间徘徊良久,足足听了半天之久。我陪他一起听,试遍了各类音乐,结果,我们发觉ESP950确实有着比W5000更全面的音乐表现才华——没有一种音乐是它播出来不好的。
ESP950比起STAX类似价位的3030,是有着更厚实有力的声底,但同时保持着静电系统轻盈透明的高频,和极低的失真度。论性价比,我认为是超乎STAX 3030之上的。它固然没有STAX那种极端细腻而柔美的腔调,但也多了力度和厚实感,更趋于饱满而全面,不象STAX那么偏科(STAX即使是4040仍然偏科,要到旗舰级007才圆满)。
ESP950的缺陷,是那个小小的驱动器,使人有不满足感。确实,如果请高手定制一个更好的放大器,我相信它的功力发挥将更为惊人。
这副耳机的问世,是在极其经典的HD580之后,也正是为此,曾经遭来很多HD580迷的质疑和攻击。他们很多人认为HD590远远不及HD580,没有那种醇厚温暖的声调,而变成清冷不入耳。
我个人却蛮喜欢HD590。从最早第一次听到它(应该在1999-2000年),就喜欢它的轻盈透亮的声底。它确实不象HD580那么温暖,中频那么修饰得美妙,但略做加强的高低频两端,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格调,不管是用来听流行,还是古典,都有着别致的美感——与HD580不同,但我同样欣赏。
可惜的是,森海设计上的高峰,到HD590似乎就告一段落了。之后的HD595,阻抗大幅降低,声音变味,就不是我欣赏的声音了。
拜亚动力DT880
很冤枉。拜亚动力DT880我认为是前代的DT831之后,一副难得的优秀之作。它的声音平衡,高解析力,理性,能完善揭示音乐的结构和条理,从技术上讲,无可挑剔。
可以挑剔的其实是我们的搭配方式。
DT880我始终建议用音质良好的电子管机去驱动,而不是用普通的晶体管耳放。
When DT880 meets a good tube amp ... 通常很容易就得到好声。DT880本身固有的高解析力和理性声底,加上胆机的适当润色,不难得到既优美又高解析力的声音。
当然,DT880并非“无胆不欢”。声音饱满润泽的晶体管耳放也是有的,比如英国瑟顿的HEADMASTER,比如拜亚动力自家设计的A1。DT880的声音是严谨的,也可以是优美的。如嫌新版DT880的声音过于干净和清冷,老版DT880的音色更显得“有感情”一些。
GRADO
SR225
美国歌德的产品系列中,有两副是不大起眼,却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是RS2,另一个是SR225。这里就说说SR225。
SR225比金属壳的SR325低一档,被关注的程度当然也就远远低于SR325。SR325有个大卖点就是其铝合金的腔体,SR225和SR80、SR125一样,还是黑乎乎的塑料身体,乍一看似乎一模一样,似乎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因此被冷落。
其实不应该这样!
SR225的声音素质,是比SR80明显优越许多,比SR125也可闻地超出。它在两端延伸、解析力、空间感等方面,都凌驾于经典的SR80之上甚多,而且音色更中性得多,仅仅因为模样不出挑,而不被关注,显然是冤枉的。它保持着GRADO的声底,声音干净利落,直接而不拖泥带水,两断延伸和音色还原很有水平,特别是表现人声、JAZZ、ROCK等,颇具实力,再加上比较容易驱动的性格,哪怕是用在电脑声卡或CD WALKMAN上,已具有很不俗的身手了。
再上去一档的SR325,由于合金腔体的缘故,音色已换了一副形貌。有些人认为反而是SR225声音自然,我认为此说是有些道理的。至少,从性价比上说,SR225比SR325是低了一大截,声音素质却没有明显放低,是理应受到更多关注的一个冷门型号。
MB QUART
QP240

这副耳机有着非常纯正、理性而清晰的声底。问题是,就是这点,导致它永远不可能讨很多人的喜爱。大多数人都是喜欢温暖、甜美、修饰得美化的声音,谁真的想要一副那么纯正而理性的耳机呢 ...

这副耳机有着非常纯正、理性而清晰的声底。问题是,就是这点,导致它永远不可能讨很多人的喜爱。大多数人都是喜欢温暖、甜美、修饰得美化的声音,谁真的想要一副那么纯正而理性的耳机呢 ...
它是典范级的德国之声,声音清晰而端正,没有歪曲,没有美化,如果录音不好,它会老老实实地给你看颜色。我个人喜欢用它来听一些录制良好的古典和流行,特别是古典。它的音场没有同级别的AKG K501好,但音色是更正,高频延伸更佳,非常纤细而透彻。
如果把QP240这样的耳机作为唯一的主力耳机,时间长了可能会觉得它太一丝不苟,缺乏风趣和魅力;但有些时候,我禁不住想起它的声音,因为在一些情况下,是需要这样性格的耳机。
(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