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嵩山中草药标本档案》写的前言
(2023-05-27 21:22:28)
前
中岳嵩山地处河南省郑州市西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思想,融合了嵩山儒、道、佛的学术精华,为华夏中医药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形成起到了重大的开创性历史作用。嵩山地处黄淮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为众多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南北、东西的中草药均能在这里生长,可谓天然的“中草药博物馆”。嵩山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中岳嵩山随处可见的中草药,不仅具有医用价值高、原产地道、品质上乘等品质,数千年来它一直佑护着中原儿女的身体康健和繁衍昌盛,在治病养生保健与保护民族生存等方面发挥着神奇的重要作用。
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部北部与黄淮平原相接,西北、西部及南部分别被伊洛河、河谷平原、伊河谷地及汝河平原分隔。嵩山以低山丘陵为主,多在海拔300~150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五指岭、太室山、少室山、九朵莲花山、御寨山及马鞍山一带。嵩山峡谷、岩石、洞穴满山,溪水、潭池、瀑布、河流景观遍布,使这座名山既是游憩疗养的良好场所,又是誉满全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嵩山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之间,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交界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到6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间在2228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13到15度,无霜期200到225天,植物生长期265天。嵩岳地区的这些气候特点,表明该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梯次变化的过渡性特征,而最直接、最明显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景象就是四季分明,而且四季交替明显。春暖、夏热、秋凉、冬冷依次交替循环进行,四季的时长大体相当。嵩岳地区的四季之间随着温度的改变呈现阶梯性变化不仅有规律,而且比较稳固,这为嵩山野生中草药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造就了该地区中草药的多样性。同为重要的是,嵩山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强烈的断块抬升,形成了北坡舒缓、南坡陡峭单斜地形,喜阳性或耐阴性中草药品类丰富,加之这里溪、潭、瀑、河遍布,异常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以沙性、黏性、壤性等质地优良土壤,在为嵩山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提供了理想场所,同时也为嵩山野生中草药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为了加强对嵩山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早在20世纪70年代,登封县卫生局在全国中草药普查活动中,组织由老药农、赤脚医生和中医药人员参加的专业队伍跋山涉水,访问群众,深入普查,在收集汇编《嵩山中草药》的基础上,在原开封地区卫生局布置展览,随后与登封档案馆一道,把所采集的一千余种嵩山中草药标本,按照档案归类方法要求,即采号、采集人、采集时间、学名、中文名、科名、别名、效用、产地、环境、海拔、体高、性状等栏目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重新编号和归档。
为了进一步发掘、推广应用嵩山中草药资源,近年来郑州市档案馆在成功申报“嵩山中草药标本档案”立项,并得到省及国家科研项目支持的基础上,我们本着客观、真实、科学、严谨、实用的原则,选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400种嵩山中草药标本档案,编辑出版《嵩山中草药标本档案》。本书的出版旨在让广大读者通过嵩山中草药标本档案,认识、了解中草药,科学利用中草药,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图文并茂,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参考价值的工具书。该书的出版对于研究嵩山乃至河南省中药资源,合理开发使用优质中药材,实现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嵩山中草药标本档案》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及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登封市档案馆为本书的顺利出版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馆藏嵩山中草药标本档案,在此我们一一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对中草药认知不足,缺乏中医药临床实践经验,加之时间仓促等,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