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嵩山发现皇帝御笔诗书摩崖石刻,初拓本弥足珍贵

(2018-01-01 15:35:20)

嵩山发现皇帝御笔诗书摩崖石刻,初拓本弥足珍贵 

读中国文明史,你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中原,读中原文化史,你的瞳孔会自然而然地定格在嵩山。嵩山不墨千秋画。在嵩山这幅历史巨画中,既有三皇五帝豪迈的大手笔,也有后世帝王将相的描绘,留下了不少佳话。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皇帝,大都与嵩山有很深的渊源;历史上凡是有名望的文人,大都在嵩山留有足迹文笔。嵩山是中原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嵩山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发祥地,也赢得了“古老的山、神秘的山、文化的山、世界东方的奥林匹斯圣山、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等一连串美誉,故嵩山历来为“三教”文化荟萃之地,素有“文物之乡”“金石宝地”之称。 http://s6/mw690/001qKkLQzy7h2ebyHfT65&690

2015年初春,嵩山文化学者贾尊权先生和朋友在考察时 ,发现位于中岳嵩山青童峰下山坳密林深处的一块巨石上,隐约显现有石刻字迹。石刻内径宽2.22米,高2.26米,基本属正方形,字迹为繁体行草书体,竖排五列,字经高26厘米,宽22厘米。落款分两行,即:“乾隆庚午冬十月朔谒岳庙有作御笔”,并刻有乾隆御印两枚。由于摩崖石刻在远离闹市的深山幽谷之中,有深涧绝壁为屏障,历代祸乱未能波及,并一直较好地地保存至今。从书法艺术的角度上看,此石刻书圆润秀,盖仿赵孟頫,有帝王之气,雄武之风,具富贵之美。

据史料记载:公元1750年农历八月十七日(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率亲王贝勒与文武大臣等巡游河南。九月三十日下午参观少林寺,十月初一上午至会善寺,下午临嵩阳书院,晚至中岳庙。十月二日当夜写下《谒岳庙》诗:“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该诗书正是乾隆此次巡游嵩山所写,见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二集卷二十一。诗中的“焕焕”意为光亮貌,“京”这里指中岳庙地势的高大。全诗的大概意思是:中岳庙的建筑整齐高大壮观,修建在高高的地势上;我到这里参观它的景象,果然是我平生值得庆贺的事;向岳神祈祷百姓收成好,满足了我多年的愿望;忽然又听见鸾鸟和仙鹤的鸣叫,我怀疑是不是仙人们迎接我来了。

http://s9/mw690/001qKkLQzy7h2eeGtQce8&690

清高宗乾隆帝弘历(1711-1799),高宗纯皇帝,姓爱新觉罗,雍正的第四个儿子。乾隆皇帝继位之后,少了内忧外患的沉重压力,多了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加之他汉文水平很高,能诗善画,清朝皇帝中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当以他为最,他一生纵情翰墨,肆意游览,每至一处,必作诗纪胜,御书刻石。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激情锦山秀水,饱览江山春色,却对嵩山赞美有加,他的这次拜谒嵩山之行,为嵩山古代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石刻拓片,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摩崖石刻由于受地理位置、气温、降水、风沙、石材性质、地质构造等影响,存在裂隙、水侵蚀、风化等,野外保护难度大。此拓片为初拓本,由国内著名碑拓专家裴建平大师精心拓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现有少量《乾隆御笔诗书摩崖石刻》初拓本,若有需求,请联系。

联系电话:13213218159(张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