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密林藏伏虎——峨眉山伏虎寺虎啸桥楹联诠释

(2024-03-22 09:16:14)
标签:

葱姜园子

峨眉山

佛学

文化

文史

分类: 历史文化

密林藏伏虎——峨眉山伏虎寺虎啸桥楹联诠释

密林藏伏虎

——峨眉山伏虎寺虎啸桥楹联诠释

/葱姜园子

虎啸桥,位于峨眉山伏虎寺前,即一座木质廊

伏虎寺,为唐代行僧心庵禅师开建。宋绍兴(公元1131-1162年)时名龙神堂,据说因附近常有虎狼为患,僧士性禅师建尊胜钟镇之,虎患乃息,因名伏虎。寺周楠林参天,葱龙蔽日。寺前有“虎浴”“虎溪”“虎啸”三桥,依溪巧构,迂回曲折。这里流水潺潺,林木葱茏,构成了一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画面。其中,悬挂在虎啸桥上的一副楹联禅味妙宗,意境超然。联文曰:

虎啸密林风万壑;

鹤眠苍松月千岩。

落款:已未年(1979)秋十月 黄原书黄原(1922-2007)号海儒,四川广汉市人,1950年考入四川省艺专,毕业后先后任教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及四川美术学院,长期从事山水、书法的创作和教学中国美协、书协会员。著有《学书览概》《黄原书画作品集》《黄原作品集》《对雪楼文稿》等。

其实,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集于明·方孝孺《山中对景书怀》诗:乌靴脱却换青鞋,踏遍名山惬素怀。虎啸石头风万壑,鹤眠松顶月千厓。云开面面峰如削,谷转行行树似排。湖海故交零落尽,烟霞清趣几人偕。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浙江台州府宁海县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其绝大部分著作收集在《逊志斋集》中。

 密林藏伏虎——峨眉山伏虎寺虎啸桥楹联诠释


上联虎啸密林风万壑

虎啸:一般指虎吼叫另外,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语本《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d]。”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联中则与伏虎寺传说有关。相传因为这里山深林密,常有老虎拦路伤人。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有行僧士性和尚驻锡此地,为了除去虎患,他在虎溪岩畔建了一座无心石塔尊胜幢,上刻佛号、咒语以镇之,从此虎迹消遁。当地百姓称尊胜幢系虎桩。后来把寺名改作伏虎寺,又称虎溪精舍。

密林:是在原句石头”的基础上修改,因为这样更符合“密林藏伏虎”之称。“密林”,即森林密布,花香鸟语。清顺治时,可闻禅师的弟子寂顽上人以《华法经》字数为据,在伏虎寺周围广泛种植桢楠杉柏109000株,佛门誉称“布金林”。古木葱茏,绿荫蔽日。整座寺院掩映在密林之中,因而有"密林藏伏虎"一说。

:指溪壑也,即萝峰山、二坪与伏虎沟。

上联含意:密林蔽日,虎啸则谷风生。密林藏伏虎”。

 密林藏伏虎——峨眉山伏虎寺虎啸桥楹联诠释


下联鹤眠苍松月千岩

鹤眠指隐居孤眠·吕留良等《〈和靖诗钞〉序》载: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有“梅妻鹤子”之称。明·释镇澄《灵鹫峰》诗句鹤眠双树老,僧定一峰闲

苍松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千岩指千岩万壑,形容峰峦、山谷极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明初·杨基《二月晦日耒阳江口寄书》数声莺啭千岩里,一树花开万竹中。联中指伏虎岭、萝峰山等

含意:溪壑入隐,寂静入定,有鹤语松上月之境界。

 密林藏伏虎——峨眉山伏虎寺虎啸桥楹联诠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谒峨眉山
后一篇:春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